2)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部方面怀疑龙山电机厂隐瞒了定子的真实重量,导致钳夹车液压杆支臂受力超过负荷,造成支臂损坏。而机械部与电力部方面则坚称定子的重量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铁路部门的运输车辆存在质量隐患。

  当然,所有这些扯皮的事情就只能以后再说了,抢修才是重中之重。

  李国兴通过军队的应急电话线,把大家商量出来的抢修方案向机械部做了汇报。机械部那边又组织专家进行了商讨,最后同意先按现场确定的方案进行修复,同时派出专家组携带探伤设备等前去支援。不过,专家组最快也得到第二天才能赶到现场,这边只能是先开始工作了。

  “李师傅,你看咱们该怎么干。”

  冯啸辰陪着一名前来帮忙的老工人爬到了钳夹车上,开始商讨焊接方案。这位老工人名叫李青山,是松江省通原锅炉厂的八级铆工。专家们有研究力学的,有研究金属材料的,当然更多是研究机械的,他们能够计算出受力情况,并认为通过焊接的方式可以修复受损部件。但具体到该如何进行操作,还得听听这些铆工和电焊工的意见。

  铆工也叫冷作工,或者叫钣金工,是专门从事金属结构生产的工种。虽然叫作铆工,但他们的技术并不仅限于铆接作业,还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兼具了电焊工、钳工等多方面的技能。其实,电焊也可以叫作热铆,所以有“铆焊不分家”的说法。

  铆工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工,而是金属结构生产中的指挥者。他们要负责按照图纸进行放样、下料,然后再组织其他工种进行安装作业。在工厂里有句老话,叫作“铆工要老,焊工要小”,意思是说铆工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年龄越大,越有价值;而焊工需要体力好、眼力好、细心,所以越年轻越能干。当然,后一句话并不是说焊工就不需要技术积累,只是说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年轻焊工比年龄大的焊工更有优势而已。

  这一回,李青山是带着3名徒弟前往京城去参加几部委组织的电焊工大比武的,正好坐上了这趟列车。听说前面发生了事故,需要招募优秀焊工去参加抢修,李青山便带着徒弟们跟张和平一块过来了。

  “哎呀,怎么会裂得这么厉害。”

  李青山蹲在裂口前,看着断裂开的钢板,啧啧连声。

  “是啊,100厚的钢板都被撕裂了,这东西得有多重啊!”另外一名跟着爬到钳夹车上来的电焊工也咂舌道。他叫王建国,自称是山北省一家机械厂的工人,今年26岁,却已经是五级焊工,在山北省机械系统里小有名气。说来也巧,他此次也是去京城参加电焊工比武的,听到列车广播里的通知,便跑来帮忙了。

  “听说是300多吨重呢,随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