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历史负责的精神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国内各机构的技术水平都有所了解,他选定石化设计院来负责乙烯装置设计工作,也是看中了石化设计院的能力。在他最初与康海东联系的时候,康海东以一种胸有成竹的态度,扬言半年完成理论设计,一年拿出设计图纸,让吴仕灿大为感慨这位老朋友的气魄。

  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装备工业公司向设计院支付了第一期的设计费1000万元,设计院马上组织起了研究团队,开始了设计工作。

  设计的第一步是理论研究,主要是确定乙烯生产的工艺技术流程。吴仕灿应邀参加了几次讨论会,一开始,他被与会者嘴里的各种概念、理论等等唬了个够呛,好生惭愧自己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并对这次设计工作充满了希望。可再往后,他就觉得有些不妙了。理论研讨会开了好几次,大家依然停留在概念探讨上,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偏,有时候为一项并不重要的工艺都能够辩上一两个小时,而总体设计思路却迟迟未能确定下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吴仕灿不止一次向康海东提醒道:“康院长,咱们的理论研究做得差不多了吧,是不是该开始总体设计了?”

  “老吴,别急嘛,总体设计也要理论先行,如果理论研究还没有完成,总体设计是没法做的。你也是老化工了,这个道理应当明白的啊。”康海东每次都是这样敷衍道。

  吴仕灿当然知道要理论先行,把理论确定下来,才能开始做总体设计。可理论研究搞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一个结果,吴仕灿能不着急吗?国家给整个项目的时间是十年,听起来很长,但要做的事情也很多。理论设计完了,是总体设计,然后要出图纸、出工艺要求。这些工艺要求到了制造企业,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解决这些困难也是需要时间的。等到所有的设备制造完成,还要安装、测试、试生产等等,十年时间可真是一点都不富裕。

  照吴仕灿与冯啸辰事先商量的方案,第一套国产60万吨乙烯设备,没必要在理论上做太多的创新,使用一些国外已经成熟的工艺方案就可以。要在半年之内消化这些已有的工艺方案,其实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装备公司不惜重金,就是希望石化设计院能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推进这个项目。

  吴仕灿最早与康海东接触的时候,已经表达过这个意思,而且根据石化设计院的现有研究力量,大致估算了一下进度,这才提出了半年完成理论设计,一年拿出图纸的目标。可谁曾想,半年时间早就过去了,石化院的这些专家们还在争论一些理论细节,距离形成共识还差得很远,这让吴仕灿如何能够接受。

  无奈何,吴仕灿只好怯怯地向康海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