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戏精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涌起了一阵怨念。

  西方国家的政府在早些年也是颇有一些远见的,能够提前十年、二十年开展产业布局,也能够忍受相当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收益的等待。但这些年,政客和百姓都变得越来越短视了,大家想的都是及时行乐,谁还会愿意为了未来而付出代价。在一些国家,民众甚至希望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最可怕的是,这种思潮正在欧洲大陆逐渐弥蔓,直接的结果就是最能够满足民众眼前利益的政党就最有希望在竞选中胜出,而他们执政之后采取的政策也恰恰就是如此。

  相比之下,中国人却一直都在含辛茹苦地为长远的未来进行积累。50年前,他们在人均收入还不到100美元的时候,就节衣缩食,通过“156项重点工程”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20年前,他们在人均收入不到300美元的时候,就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目标是在化工、冶金、电力、交通等领域形成独立自主并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能力。

  对于这样一个对手,欧佩克实在是有些过于低估了。

  “加勒德先生,澳大利亚政府是否有意引进中国的这项技术呢?”格雷姆问道。

  加勒德微微一笑,说:“是的,鉴于国际油价不断上升,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国,不得不考虑替代石油的方案。中国方面承诺可以为我们提供交钥匙工程,项目造价也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我国政府对于这项技术引进是持积极态度的。当然,如果国际原油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也可能会考虑其他的方案……”

  说到这里,他向两位欧佩克官员递去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能不能听懂这句暗示,就看对方的悟性了。

  布拉德曼和格雷姆就是干这行的,岂有听不懂对方暗示的道理。布拉德曼迟疑着问道:“加勒德先生,你认为在油价达到什么水平的时候,贵国政府会放弃这个项目?”

  加勒德说:“煤制油技术对于澳大利亚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政府不可能放弃这个项目。但是,如果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以上,我国政府可能会更急于推进这个项目。”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他没有承诺完全放弃煤制油项目,但后一句话则在暗示如果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则煤制油项目的建设可能就会无限期地推迟下去。政府决策是多种利益平衡的结果,在油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都会有更大的动力要求政府上马煤制油项目,政府为了取悦于民,自然就要做出表示。但如果油价在大家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而煤制油的成本又高于石油炼化,那么各方的动力就会消失,政府也就懒得再生事端了。

  “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