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时光正好,有你刚好_四合院:从一分钱秒杀开始幸福周建军于晓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在忙什么。

  一直到了七月份,满院子的知了叫,噪了整个夏日。

  于晓丽的预产期在八月初,周建军这边已经在准备着让她到医院去生产去了。

  说实在的,这个年代的母亲,非常不容易。

  农村的妇女,就算大着肚子,也得在地里干活。

  就算快生产了,怕也没钱去医院,找当地的产婆接生。

  这年头的人,经常劳动,身体素质不是后世能比的。

  像于晓丽这种,怀孕没多久,就不去上班,一直在家里养着的,还有一个月的预产期就给安排到医院住着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非常稀少。

  于海棠还要晚一些,这俩人倒是一前一后,赶趟了。

  周建军有一次抽奖,弄了两台电风扇,正好,一家一个。

  不过得偷偷的用,免得被人看到,说这东西是四旧。

  可能有的书友会觉得有点扯淡,这年头怎么有电风扇呢?

  七十年代了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还是手电筒呢。

  但实际上,电风扇,包括冰箱这些东西,发明出现的都非常早。

  就说这电风扇,最早是1882年,美国人发明的。

  国内第一台电风扇,诞生于1916年,发明者叫杨济川,很有意思的是,这人是个账房先生,也就是会计。

  第一个风扇品牌叫华生。

  当然,这个不是福尔摩斯那搭档啊。

  是在中华诞生的意思。

  到了1936年,华生牌电风扇,年产量就达到了三万余台。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七十年代的记忆中却没这些东西呢?

  资本家生活方式了解下。

  你成天这么享受,是不是想当西方的走狗?

  大家都在吃苦,你生产这玩意,是想干嘛?

  贪图享乐,不符合精神。

  你瞧瞧,压根没发展空间。

  你说这电视机,出现的也挺早吧?

  为啥没搞发展呢?

  到了70年代末期,80年代才慢慢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你品。

  风太大了,扬起的尘土,覆盖了一切。

  四合院里倒是阴凉,用风扇,不直吹,俩孕妇,倒是好过一些。

  于晓丽跟于海棠俩人成天没事手拉着手在自家的院子里挪来挪去。

  这是医生交代的,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生产。

  于晓丽毕竟生过周彤彤,倒没什么想法,天天吃饱了就歇着,周建军时不时写几个小故事逗她开心,打发时间。

  于海棠就紧张多了。

  毕竟这年头剖腹产的技术,远远没有后世那般纯熟。生孩子还是挺危险的。

  “海棠,我跟你说,生孩子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当初生彤彤的时候,虽然疼,但我也没觉得不能承受。

  就一使劲,就出来了。”

  周建军跟周彤彤父女两个,在一旁吃西瓜,一切两半,父女两个一人拿着一勺,挖着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东西是一分钱秒杀里头的,一筐西瓜。

  周建军觉得自己跟何雨柱何雨水外加小彤彤老太太,能吃一年。

  这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给孕妇吃,老太太说不能,周建军也不坚持。

  凡是有疑虑的东西,周建军一律按不能吃处理。

  毕竟他上辈子没个媳妇,也没关注过孕妇能吃啥不能吃啥。

  只能听老太太这个过来人的。

  系统出品这瓜,保熟。

  用新弄出来的灵泉水一冰,啧,那叫一个鲜甜可口。

  这甜味就正好,再甜一点就有些腻了,口感顶呱呱,没的说。

  听于晓丽说一使劲就出来了,好悬没一口西瓜喷出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