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清流与循吏_知否从蒙童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孙知县用心了。”

  卫辰笑着点了点头,心里也是不由感叹,像孙卓这样有能力会办事,又时刻替上官着想的官员,只是因为举人出身,蹉跎了几十年还是个知县,可见进士功名的含金量啊!

  不过要是孙卓听话的话,卫辰倒是可以考虑给他的考评添上几笔,推着他再上一层,毕竟光是这筑堤的政绩,就已经足够晋升一级了。

  卫辰休息了一阵,呷了几口热茶,便缓声道:“既然来了,就在此处理公务吧。”

  “是。”

  孙卓连忙应声,令属下书吏端着一本本账册给卫辰过目,这都是河工的明细账目。

  州衙前前后后拨了三万五千两银子出来,卫辰自然要看明白这钱都花去了哪里。

  卫辰先让自己的心腹幕僚方渊上前查看账目,方渊一边认真翻阅账本,一边提笔勾点了几处,都是账目上有错漏的地方。

  孙卓在一旁看得真切,不由吓得满头大汗,心中忐忑不安。

  他自己做的账自己心里最清楚,账目上确实有虚报的地方。

  他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可以瞒过卫辰。卫辰虽然能耐不小,可毕竟才任官一年多,还练不出一副火眼金睛。

  只是,没想到卫辰身边竟有位这般厉害的幕僚,一眼就看穿了他那点把戏。

  卫辰见孙卓战战兢兢的模样,不由笑着说道:“公事公办罢了,孙知县不必如此紧张。不过,这些虚报的账目,本官可是不会给你销。”

  “下官该死!”

  孙卓闻言更是汗如雨下,连忙跪下向卫辰请罪。

  卫辰呵呵一笑:“你应当明白,这几百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一分一毫,都是取自民脂民膏,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孙卓听出卫辰语气中的冷意,忙不迭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下官一定把账目上虚冒的地方补上!”

  卫辰满意地点了点头,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当下语气稍缓道:“本官牧守禹州,要的不是清廉却一无是处的官员,而是真正能办事的官员。

  你治河的政绩,本官都看在眼里,今年考评时,本官会向朝廷保荐你的。为官三年一迁,你都已经做了十二年知县,也该往上挪一挪了。”

  孙卓闻言顿时大喜过望,当下感激涕零道:“下官多谢知州大人栽培之恩。”

  这时,烤全羊也端了上来,婢女们端着食盒进屋,一个个打开,香味扑鼻。

  卫辰便让孙卓起身,与自己一同用饭,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次日,卫辰与顾廷烨同乘马车离开了密县。

  路上,见顾廷烨有些闷闷不乐,卫辰不由好奇地问道:“仲怀可是有什么心事?”

  顾廷烨憋了一晚上,此时也终于憋不住了,不解地问道:“这孙卓虽然政绩不凡,但是操行有亏,如此官员,兴云你为何要向上面举荐?”

  卫辰这才明白顾廷烨的困惑,当下笑着道:“昔日陈平盗嫂窃金,刘邦用之,天下推崇,为何?

  只因其时乃战乱之世,理应唯才是举。唯有大治之世,方可进而论德。仲怀,你以为如今大周,称得上大治之世吗?”

  大治之世?

  顾廷烨一瞬间想到很多。

  北边虎视眈眈的契丹,西边新崛起的党项,早已沦于敌手的燕云十六州,还有汴京城中波云诡谲的局势……

  “兴云,我明白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