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内城广场_娱乐圈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不到。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燕京内城的修整工作,耗时几乎跨越了半个世纪——工程开始的时候,离20世纪还有好几年,当全部工程完毕,二战都快打完了……

  事后,有好事者做了个大致的估计,当初政府维修燕京内城的花费,足够换个地方原样重建三个燕京城!

  可是全国上下却没人抱怨一句,还都觉得很值——可能这就是华/夏人深入骨髓的那种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眷恋和自豪吧。

  内城当中那些没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老房子,就没这待遇了,能拆都拆了,当做修复古迹的材料。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的新式建筑,比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还有一座美轮美奂的燕京大剧院……

  燕京大剧院是一座外形相当科幻的西式建筑。(O看正e|版章√节◎;上d0¤

  之所以在遍布中式古建的燕京内城,弄这么个西式的玩意儿,其实主要还是基于功能和技术方面的考虑,不仅可以尽可能的建的大一些,成本也低一些,同时便于做声学处理。可老百姓的脑洞从来都好大,因为燕京大剧院是在二战期间落成的,很多人都说,这座大剧院,其实是用O洲人的骨头建成的,所以搞成个西式建筑“缅怀”一下。

  某种意义上说,也不算错。当时整个O洲被一个小胡子一个大胡子外加小岛上那个死胖子,折腾的一塌糊涂,隔岸观火的华/夏却很爽的一边观战,一边两头赚钱——然后用赚来的钱大搞基础建设……

  当然,华/夏政府是坚决不认这个说法的。因为华/夏从来都“爱好和平”,卖的都是“民用物资”。可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这些便宜量又足的“民用物资”,二战哪会打了将近四年?那些连农夫都被拉上前线当炮灰的O洲小国,恐怕一年都打不下去!

  燕京大剧院建成的时候,规模和设施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很多设计和功能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这座大剧院落成后的首场演出,是一场以“反对战争”和“祈愿和平”为主题的音乐会——而表演者,基本都是当时华/夏政府趁着O洲战火纷飞,从各国搜罗来的一批音乐家。

  这下子算是把这座“人骨音乐厅”彻底给洗白了……

  之后世界真的和平了,很多西方人也彻底忘了这座建筑的来历。反倒是战争结束后,一部分音乐家重新返回祖国,但他们始终将这里当成一个象征“和平与进步”的音乐圣殿,全球许多知名的音乐家,都以能够在这里开音乐会为荣。

  当然,现在已经年届不惑的大剧院,虽然历经了多次现代化改造,但规模和设施上,已经被很多新建的剧院音乐厅所超越,不过,它在全世界音乐家心目当中的地位,始终无可动摇。

  龙一一边感慨着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