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大师门徒_娱乐圈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琐复杂,说句苛刻也不为过。但是能够通过这个认证的,都是真正意义上宗师级别的人物,而且一定是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有绝活的。

  取得这个认证的大师,都会即刻拥有一项权力,那就是允许在有生之年,收录不超过五名的“入室弟子”。这种“师徒关系”,是有相应的法律背书的。并非简单的师生关系,但也有别于过去那种类似于“主奴关系”的传统师徒传承,而是一种类似于收养一样的法律关系。

  大部分大师在收录“入室弟子”的时候,都会非常的慎重。对于人品的考察相当严格,甚至还在天赋之上,绝对是宁缺毋滥。毕竟谁也不想弄出个欺师灭祖的“劣徒”,虽然有开革机制,但被开革出去的徒弟,依然是要占用这五个名额的。

  从义务的角度说,作为入室弟子,基本可以算是给自己多找了一个爹。你怎么对待亲生父母,你也同样有义务怎么对待自己的师傅。但相应的,他们能够得到的,也是其他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机遇。其中,由师傅推荐,免试进入任何一所正规大学,就是入室弟子相对来说,不那么起眼的权力之一。

  没错,是“任何”一所正规大学。理论上说,即便是燕京大学华清大学这一级数的顶级学府,也不能拒绝一位大师的推荐。其实换个角度说,这个“学生”与大学的关系,也和普通学生是不同的,相当于学校为大师“定向委托培养”,以补足一些基础的知识结构。

  之所以说这个权力并不起眼,是因为和大家想象的不同,这么多年下来,绝大多数的大师和他们的徒弟,都很少动用这项权力,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个说法。

  事实上,大师们即便动用这个权力,也只会为自己的弟子选择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而不会贸然找上燕京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因为那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每一位“大师”,都是国宝级的待遇;而“大师门徒”,就是准国宝级的待遇。它的含金量,可比大学文凭高不知道多少,就算燕京大学的文凭,一样不行!

  而侯玉春,正是有资格收徒的国乐大师之一。虽然这么多年在西川音乐学院任教,算得上桃李满天下,但到现在为止,他真正的入室弟子,也不过区区三人。他当时在节目上的那句话,根本就是要收关琳成为他第四个入室弟子。

  而关琳当时的回应,说明她是明白这个情况的,所以才说有机会去成都给老先生“磕头奉茶”。现在这个时代,除了对父母长辈,还有什么需要做这种大礼的?拜师啊!

  关琳当时的回应,虽然说的不够明确,但话外之音却不难理解。她承认侯玉春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师傅,自己也愿意拜师,但委婉的谢绝现在拜师,那说明什么—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