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选择(2)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去了,刘秉忠钦佩忽必烈的骁勇和睿智,可也知晓忽必烈对汉人是不可能完全信任的,猜忌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

  山东李璮的叛乱,就是一个最大的分水岭,导致忽必烈对汉人的怀疑和猜忌达到了顶峰。

  包括刘秉忠在内的很多汉人,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很多时候,刘秉忠想着给忽必烈建议,蒙汉没有多大的区别,忽必烈身边的很多汉人,并非是为大宋朝廷做过事情的,一些曾经在金国做事的官员,因为金国的灭亡,早就断却诸多的心思,一心一意为朝廷做事情了。

  可惜这样的话语,刘秉忠不敢说,也幸亏没有说。

  蒙古朝廷将人员划分为三六九等,汉人的地位最低,说到底就是蒙古人的奴隶,这一做法不知道伤了多少汉人的心,也包括刘秉忠本人。

  蒙古铁骑的残暴,刘秉忠也是深知的,当年刘秉忠跟随忽必烈讨伐大理和大宋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蒙古铁骑对汉人的残杀,若不是刘秉忠大胆提出建议,估计蒙军经过的地方,留下的就是千里无人烟的画面。

  “这位壮士,还没有请教尊姓大名。”

  到底是读书人,说话客气很多。

  佟卫华没有想到,发愣好久的刘秉忠,开口第一句话居然说的是这个。

  “刘大人,我是粗人,也就是专程来送信的,我姓佟,名字就不好意思报了。”

  刘秉忠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看着佟卫华再次开口。

  “原来是佟壮士,若是我记得不错,佟姓乃是发源于南方,北方好像没有此家族。”

  “刘大人说的不错,我是南方人。”

  “郝兄一切都好吧。”

  “很好,郝先生在我家大人身边做事情,此次特意给刘大人写信,对了,郝先生在信中应该是说到这些了。”

  佟卫华回答的很是小心,在情报署的那份信函里面,有特别的嘱托,见到刘秉忠之后不要多嘴,更不要想着劝阻之类的,注意看刘秉忠是什么态度,其余的就不用关心了。

  刘秉忠看了看佟卫华,脸上闪现一丝厉色。

  “佟壮士,你应该知晓,我是蒙古朝廷的大臣,一心效忠朝廷,至于说郝兄归顺了大宋朝廷,那是他的选择,我无权评价,可你们若是以为我也会如同郝兄一样做出选择,那你们就错了,看在郝兄的面上,我不追究你之责任,你速速离开。”

  佟卫华内心笑了,刘秉忠的表现,和密函上面的描述一模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需要将密函之中的几句话说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刘大人如此说,我是没有话说的,感谢刘大人对我的宽恕,我家大人特意嘱托了,张柔归顺大宋朝廷,对刘大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大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不测,绝不能够掉以轻心,我家大人还说了,蒙古朝廷之中,想要算计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