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山东的部署(3)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快速稳定了地方,但也让百姓与官府之间严重的对立。

  老百姓的确是逆来顺受的,只要能够活下去就满足了,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不敢有什么其他动作,可老百姓内心对于官府是漠然甚至仇视的,这一点短时间之内改变不了。

  忽必烈忽视的就是这个方面。

  明军占领的海州、沂州、滕州、徐州以及邳州等地,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老百姓就心向大明朝廷了,大明朝廷能够让他们稳定下来,地方官府能够让他们安心的种地,那些家中已经没有粮食眼看着就要饿死之人,还能够得到官府救济的粮食,保证不饿死。

  如此情况之下,老百姓不支持大明朝廷才是怪事了。

  这个时代的民心,也许在征伐厮杀的时候不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平日里地方上的稳定,却能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身为战区的海州滕州、徐州、沂州、邳州以及徐州等地,尽管气氛有些紧张,可老百姓大抵还是稳定的,相反大元朝廷控制的济南府等地,就明显有些躁动了,有钱人家都想办法朝着大都甚至是开封府的方向搬迁,避免遭遇到战火的侵袭,导致家破人亡。

  吴邵刚同样在部署山东之战的事宜。

  在他看来,决战早已经铺开,大明朝廷与大元朝廷的生死博弈,将在未来的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展开,双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山东将要成为主战场。

  大元朝廷不能够失去山东,一旦山东被明军完全占领,则燕京与大名府等地,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大元朝廷也被完全压缩了生存的空间,不仅仅是失去了南方,也近乎于要失去整个的中原,多年辛苦经营的成果会完全丧失。

  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一定要拼命。

  吴邵刚何尝不是在拼命。

  山东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旦拿下了整个的山东,则明军往北可以进攻河北,这是燕京和大都最后的一道屏障,往西可以进攻大名府,一旦拿下了河北与大名府等地,则开封府城就完全的安全了,而且大元朝廷也将逐渐走向覆灭的边沿。

  不能够拿下山东,不仅仅是开封府城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整个的南方也无法安宁下来。

  山东是吴邵刚志在必得的地方,也是大明朝廷彻底剿灭大元朝廷的重要筹码。

  双方在山东剩下的就是惨烈的厮杀,没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吴邵刚的想法与忽必烈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决战应该在莒州或者济南府一带展开,只要彻底打败了蒙军,则登州、莱州、密州、宾州、德州等地,不需要使用过多的兵力,就会归顺大明朝廷,蒙军若是在莒州或者济南府一带战败,也不会固守这里,会选择退回到河北东路固守防线。

  蒙军不断朝着济南府一带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