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9章 名使_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春三月,金军西路军主力纷纷顺着汾水南下,乃是向着河中府一带集结,而与此同时,东路军盘踞的重镇大名府周边,也开始有大股部队分别尝试向东、向西而去。

  后者根本无须在意,因为他们既不可能突破张荣及其部御营水军直接布防的黄河中段,也不敢在大水道密集的下游越过黄河,然后进入黄河与济水之间的狭窄死地……只要他们赶过去,一定会发现御营右军在济水南侧布防,然后张荣会不顾一切东进,堵住他们的后路,非只如此,赵官家也一定扔下关中直接飞驰到京东去!

  狗屁西夏,先吞掉这股金军再论其他。

  实际上,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金军的应对之中,真正能给宋军造成压力的还是在河中府一带猬集野战大军。

  首先,正所谓八水长安,黄河渭口,关中平原的东面要害注定要在渭水入黄河的渭口周边,而这里也确实有传统的三渡一关……分别是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与潼关。

  但潼关又过于险要了,崤渑古道也太容易堵塞了,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黄河南面那条道路进军拼命。或者说,相较于去闯百二秦关,任何觊觎关中平原的东面来者,都没有理由不走更妥当的水路。

  那么渭口周边的水路,自然也就是传统三大渡口了,其中龙门渡依然显得偏狭,而且水流偏急;风陵渡很好,可惜渡过去还要面对潼关,从这里走的人十个里有八个是为了给蒲津、龙门渡打掩护,还有两个是想吓一吓潼关,看看能否瞎猫抓到死耗子;唯独蒲津,实在是地理条件太好了,不仅水流平缓到可以铺设永久性浮桥,而且两侧俱是平原,方便后勤补给不说,一旦渡过对面,也方便大踏步进军。

  春秋战国时,秦国几乎每次出兵向三晋行进,都走蒲津集合大军。

  所以说没有人敢忽略此地。

  这一点从宋军在蒲津这一侧同州的驻军配置就可以看到一二,从宋军有了些战力,开始尝试守住关中以后,驻扎在同州的就一直是大宋第一名将韩世忠的部队,而且每有战事与危险韩世忠都会亲自抵达同州坐镇,并与陕州的李彦仙一起顶住对面。

  当然了,龙门那边也是要防着的,但即便是龙门渡也属于河中府与同州范畴,遑论上一次兀术在对岸有大量金军做遮护的龙门渡进军,也还是被韩世忠给发现了。

  回到眼前,随着金军再度往河中府猬集,包括魏王完颜兀术、都统完颜拔离速等人旗帜纷纷出现在蒲津对岸,宋军当然也不敢有所怠慢。

  但这一次,韩世忠本人帅旗出乎意料的没有从北面丹州过来,因为抵达同州这边蒲津渡的旗帜比韩世忠的天下无双还要高一个档次——那面让所有金国将领,尤其是让完颜兀术与西路军将领们印象深刻的金吾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