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九章 业务来了!_滨江警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维涛正想着顶头上司是真不知道自己曾是杂技演员还是假不知道,中远的陈工突然笑问道:“王总、吴总,等船坞完全建好,你们对不对外出租?”

  王老板笑问道:“陈工,你们船台不够?”

  “今年订单不多,如果订单多了,船台肯定不够。”

  “投资那么大,我们当然想早点看到回头钱,如果租金合适,租给你们应该没什么问题。”王老板笑了笑,回头看向吴老板:“老吴,你说是不是?”

  送上门的生意不能不做,吴老板不禁笑道:“没问题,我没意见。”

  韩渝很清楚他俩压根儿没想过在船坞里造船,因为他们有能力并且能接到订单的船舶,在江滩上就可以建造,不需要用这么大的船坞,吴老板甚至不打算把白龙港那边的船厂搬迁过来。

  至于眼前这个投资巨大的船坞,他俩是打算作为深水码头使用的。

  码头靠他们手续很难办下来,但开发区管委会和陵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承诺过,可以让他们挂靠陵海港,到时候只要给陵海港交管理费。

  但陵海港工程比他们把一个天然汊港改造成船坞兼码头大多了,最快还要两年才能建成投入使用。

  至于维修大型船舶首先需要订单,他们之前从未维修过,谁敢轻易把船交给他们修。而他们现在又没钱投资上码头吊机,与其让这个投资巨大的船坞闲置两年,不如租给中远建造货轮。

  像这么大的船坞,租一天少说也要一万。

  考虑到场地够大,配套的设备不是不全而是完全没有,打个五折,租一天也有五千元收入,一年就是一百万。

  刨去维护所需的费用,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六七十万收入。

  想到这些,韩渝心里舒服多了。

  因为在投资建船坞这一问题上,市领导为了港区发展是变着法儿动员人家,并没有真正帮人家考虑过建成之后能不能产生效益。

  可以说现在的招商引资太过功利,觉得只要让人家来开发区投资就是胜利,至于人家把钱投下去能不能赚到钱是以后的事,甚至是人家的事。

  两位船厂老板如果一年有六七十万收入,至少不用担心贷款利息从哪儿来。

  韩渝正准备恭喜恭喜他们,刚才去角落接电话的唐文涛匆匆走过来说:“咸鱼,有条从江城下水的外轮,因为避让一条内河货船在大仓水域搁浅,船艏受损严重,据说船鼻首都变形了,张总问我们能不能修。”

  “哪个张总?”

  “杰克张,那条货轮的船东是新加坡的一家船公司,跟东海的一家船代有业务往来,张总和沉总拜访过那家代理公司,他们两口子在拜访时跟人家说我们陵海有维修万吨级货轮的能力,人家现在打电话问!”

  这边的主体工程刚竣工,那边就有维修业务。

  王老板和吴老板眼前一亮,再想到自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