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指点江山_重生之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的市中心青山坡不也是健在山上吗?当年为了节约耕地,选择在青山坡建市区,难道几十年后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还不如那个时代了吗?你们觉得呢?”

  胡铭晨的话,着实使得王展和徐天才不得不重新评估。

  胡铭晨给的理由未必就具备十足的说服力,可是,他说的可能性似乎又不是完全不存在。如果市区扩展到凤凰山,将凤凰山做新的全面开,这个地方,还真的会变成金窝窝。

  除了这些,王展还想到胡铭晨给他提到过的两水,宏桥和仁传,难道他也觉得那些地方会被展成城区吗?要是城区变得那么大,那凉城得变成什么样?人口又得暴增多少?王展简直不可想象。

  而凉城的变化趋势,胡铭晨是精准掌握了的。

  目前凉城的城市化程度还是比较低,才百分之二十,但是十年后这个比例会提高到近百分之五十,十七年后更是会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这个进程推进,就相当于每年会有一个乡镇,大约两万到两万五千人到城里落脚生根,为满足这些人的需要,城市自然只能扩大,公共设施只能越来越多,楼房也就越修越多越修越高,同时还有产业的升级和扩充,当然这一切,原始的需要是gdp的追求,城镇化率提升的过程,也是gdp快增长的过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的凉城只有铁路和国省道,交通条件虽然在省内算是不错,但是与沿海省份相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十几年后,不但高公路会变得四通八达,高铁和机场的建成也会让这座小城市与主要经济区的距离被无限的拉近。

  “现在不是已经在大力建设开区那边了吗?那一大块地可是很大的了呀,难道都还不够凉城市所用?下面开区这边建起来,容纳十万人没问题啊。”徐天才指着山下右手边一片区域道。

  曾经全国各地都流行建开区,尽管大多数的开区没多大的成效,可还是争先恐后的建。凉城也建了一个开区,而且是紧贴着城区,或者说本身就是和城区紧密连在一起的。

  这个开区建了近十年了,在产业展上一直成效寥寥,不过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时期,凉城市的城市扩张已经将这个开区给完全占据了。

  在徐天才指的方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人民广场,展览馆,部分政府部门,居民小区等等正在快马加鞭的进行,并且相当大部分已经建好。站在凤凰山上,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新城区的雏形,为了让开区和城中心的青山坡连接,一座高架桥已经成功建起并通车。

  “呵呵,十几万人怎么够,照现在的度,也就是五到七年的时间,整个开区的地面就会被完全填满,一点点再利用的空间都没有。既然提到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