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碰撞(一)_指南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碰撞(一)

  陈吊眼带着两万多破虏军将士,在浙东七、八万浙东豪杰的配合下,缓缓地向临安城附近靠拢。

  他并不迫切地想攻城,守将范文虎是个窝囊废,水师还没到达指定作战位置,陆师攻得太急了,肯定会把范文虎吓得从海路上跑了。这个范大将军打仗虽然没能耐,逃命的却是数一数二的,两浙地方这么大,放跑了他,追起来也实在是耽误时间。

  所以陈吊眼一边调整着兵力部署,整顿着队伍,尽力避免义军中出现骚扰百姓的害群之马。一边派浪里豹、过江龙、钻山鹞子等上次就有与破虏军合作经验的民军首领,打着大都督府的旗号去安抚地方,勒令那些替北元守土的官员们投降。

  陈吊眼以大宋两浙大都督的名义保证,凡在临安城破之前主动投降的,按阵前举义对待。无论在范文虎麾下犯过什么事,只要不是民愤极大者,皆可恕其罪。武将如果想继续留在军中,则可选择去邵武指挥学院培训两年,出来后根据原来官职高低和在学校内的表现担任破虏军或地方警备队的将佐。而那些出仕北元的文官,只要在任上没帮助蒙古人欺压良善,则可以进入候补官员梯队,或者领一份高昂的“安家费”回乡。

  陈吊眼在给各地残兵的檄文上写得明白,不是老陈欺负人,不给大家官做。大都督府有规定,出任地方官员只有通过科举、培训这条路或地方选举才能实现。即便现在为了拉拢大伙而封官许愿,两浙安定时,也会再把大家撤下来。与其虚与委蛇欺骗一时,不如从开始就跟大伙说清楚。

  至于两浙富户、百姓,陈吊眼告诉他们不必担心。按大都督府的《临时约法》,他们的私有财产理应受到保护,如果有人打着破虏军的名义抢夺他们的财物,他们可以随时到陈吊眼的行营来告发。陈吊眼以祖宗的名义起誓,决不允许有人趁乱祸害百姓。

  檄文一出,两浙震动。一些早就起了三心二意的范家军非嫡系武将纷纷投降,虽然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出于对时局的考虑,选择了领一份“安家费”后到福建去享福,做买卖。但这种不抵抗的举动还是让两浙的光复速度大大加快。而各地百姓在上次破虏军横扫两浙时,就亲眼看到过这支仁义之师的英姿。见范系人马支持不住,纷纷痛打落水狗。有的给破虏军报信,请陈、范两位将军早派人马,到他的家乡去驱逐北元的转运使、仓库使,以及那些打着蒙古人旗号作恶的色目税吏。有的干脆自发组织起来,将平素骑在大伙头上的蒙古、色目小官砸成了肉酱。把这些税吏、贪官“辛辛苦苦”积累起来家私,全部分给了周围百姓。中间也夹杂着一些试图趁乱捞好处的豪门、大户,利用家业巨大,在地方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