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0章:第二师团来袭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阳选择的是一个折中的路线,那就是扛着资本的身躯,藏着社会的灵魂。

  一方面通过教育人民,激发人民自觉,这是迈入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人民的自身修养要求较高。而这种社会的需要,又结合资本,让产生了自觉的人民能获得更多的财富,进而对那些还未自觉的人民树立榜样。

  一方面通过内部矛盾鞭策人民努力学习、劳动、创造。例如别人通过努力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分配到了更多的商品,娶了更漂亮的媳妇,他们如果也想要过上一样的生活,那就得努力学习、劳动、创造。

  经过折中之后,在财富的创造,以及道德修养的加强方面都能照顾到,让社会进入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

  苏阳的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教育人民方面的力度不可能一下就把人民的素质提升得很高。另外在财富创造方面,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一年经济增长达到10以上。

  也就是不会出现极端的社会发展现象,然而苏阳是有系统的男人。

  在经济发展方面,他可以直接购买各种生产设备、工程师,在财富创造方面存在着一般的优势。

  经济一年增速10,显然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所以苏阳的这个模式,尽管有在教育人民,但还是倾向于创造财富、发展生产力,要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随着这些工厂的陆续建立、投产,苏阳也是花费了大量积分,最后只剩下1万多点积分了。

  此时子弹生产已经布置了下去,根据地的老百姓正在加班加点的为抗联军制造子弹,一个月能生产出1200万发的产能,也直接解决了当前抗联军的子弹不足的问题。

  子弹要是还不够,苏阳还能再买几套手工生产设备。

  有了大量的子弹供应,抗联军和民兵的训练终于是不缺子弹了,不过暂时民兵还是每天供应10发子弹用于训练。

  而抗联军士兵,则是每天50发子弹打靶。

  反正弹壳可以回收,这些回收的弹壳也减少了子弹生产的耗时。

  一千八百名抗联军,迅速被苏阳扩编成了三个营,一群抗联军战士都改口喊他总司令了。

  一群新兵编入抗联军,让抗联军的战斗力有了不小的下降,毕竟成军时间太短,军事人才还比较缺乏。不过这些新兵当过伪军,军事素质还是有一些底子的,训练起来倒也不难,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些枪法不错的。

  苏阳没有练太多别的东西,而是教了队列之后,迅速展开了枪械掌握、射击训练,以及防御战的相关训练。枪法训练方面因为有了大量的子弹供应,加上这些新兵有相关的底子,所以提升得很快。

  枪法不够,子弹来凑。

  同时为了训练机枪手,苏阳也是子弹供应不断,一天全军用于训练的子弹多达15万发。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