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87章:徒劳无功的攻势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一系列的防御作战下来,苏阳发现复杂的步兵武器组合并没有什么必要,防御作战能以少打多的关键除了地势、工事之外,就是自动火力了。

  鬼子还使用了重炮,为了避免杀伤,防御阵地上的抗联军士兵,每个人的间距起码要保持50米,而抗联军不仅修了山体内的地道,在地道外面的射击工事也修建得非常坚固,使用了巨量的钢筋混凝土,搞出了层层的屏障工事,极大的抵挡了重炮炮弹的冲击波,鬼子240炮弹半径80米的爆炸杀伤,相当于是160米的直径杀伤力,打在阵地上最多就是炸死2名抗联军士兵。

  同时要把鬼子放近50米再打,这样鬼子的重炮要杀伤阵地上的抗联军,同样也要把他们自己的步兵炸死。如果鬼子真的不在乎,那大不了一起死了。鬼子一炮下来最多炸死3个抗联军士兵,但炸死的自己人绝对不止2个,甚至是几十个。如果鬼子的炮打歪了一点点,甚至会只炸死了自己人。

  小于50米的距离,则可能要吃鬼子的甜瓜手雷。鬼子还有掷弹筒,300米外能抛射甜瓜手雷,所以狙击手的任务就是打击使用掷弹筒的鬼子步兵,掷弹筒要两个人操作,狙击手也很容易发现,利用42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射速,对付那些使用掷弹筒的鬼子非常有效。

  那么问题是,在保持50米间距的时候,如何确保能够把阵地防守下来?

  答案只有一个火力!

  只有凶猛的自动火力,外加山后的炮火支援,才能将敌人步兵阻挡下来。

  加上抗联军又是新兵多,于是波波莎就成了最完美的选择。

  新兵训练一天时间就可以轻松掌握这种武器,因为火力凶猛,对枪法也没什么要求,对着目标所在方向大致扫一梭子,就算是瞎蒙也能大概率命中一枪。

  容易掌握,对枪法要求不高,简直就是给新兵量身定做的武器。

  所以43半自动步枪、26轻机枪都在工事防御战的装备行列中剔除,一个火力达不到要求,一个子弹容量不够,射程也不太需要。

  于是工事防御战当中,波波莎冲锋枪成了最多的步兵装备,除了机枪手、狙击手之外,所有新兵都是人手一支,子弹放开了打。

  除了波波莎冲锋枪之外,重点在于炮兵火力的支援。

  鬼子的第一波进攻,炮兵火力并没有动用,而是用猛烈的步兵火力给了鬼子一个惨烈的教训,抗联军的间距也没有50米,这是因为鬼子刚开始进攻,肯定不会用重炮连他们自己的步兵也一起打。

  只有鬼子黔驴技穷的时候,才会出此下策。

  不明情况的鬼子冲到阵地上,一波步兵火力打击就让他们几乎全趴下了,剩下的少数一些鬼子,也迅速被抗联军补枪点死。

  鬼子在这样的火力下,上去就是送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