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8章 巴士拉防线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多月后

  巴士拉城郊

  隆隆的炮声震天彻地,巴士拉会战进行到第2天,在郊外的戈壁滩上,防守的德奥联军与进攻大唐帝国军队激战在一起。

  绵延的戈壁滩上有很多起伏的丘陵,生长着零零星星的椰枣树,为这片枯黄色的戈壁滩带去些许绿色。

  进攻密集的炮弹将德奥联军的阵地炸的坑坑洼洼,残肢断臂随处可见,还有被炸飞的铁丝网和倒塌的战壕。

  大唐帝国远征军中东兵团8.6万余人,汇集当地的部份阿拉伯部族约2.6万余人,再加上裹挟而来的近4万人约旦部族俘虏。以15万大军势不可挡的掠过约旦和科威特地区,一路杀进了巴士拉。

  在这里,他们碰到了硬钉子。

  驻守巴士拉的哈桑-达特里克帕夏率领紧急征募扩张来的6.2万余人军队,与德国沙漠兵团的2.1万余兵力汇集在一起组成了城郊防线,挡住了进攻的帝国中东兵团。

  双方一照面,就打出了真火。

  在炮火猛烈轰击之后,中东兵团驱使着约旦仆从军发起进攻,德奥联军的防守很顽强,仆从军不出所料的丢下了大片尸体以后狼狈撤退。

  再次炮火猛攻,仆从军发起进攻,又一次的被打退了。

  如此反复几次,仆从军部队伤亡达到7300余人,隐隐的已经有不稳的迹象。

  “德国佬的防守果然坚硬,这些当地的奥斯曼军队在加入德军之后有了主心骨,变得更难打了。”朱国胜中将放下望远镜,摇头叹息的说道。

  巴士拉郊外荒芜的戈壁滩无遮无挡,只有一座座平缓的丘陵林立其间,德奥联军依托着这些丘陵形成战壕防线。

  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军将炮兵阵地设在丘陵顶部反斜面上,可以居高临下的向进攻方向倾泻炮火,延长射程。

  若是派遣装甲部队进攻,德军则会将火炮推上丘陵顶部,以火炮直射覆盖装甲进攻部队,这一招对付英法联军很有效。

  因为英法联军坦克体积大,故障多,行动缓慢,面对德军直射炮火的生存率相当低,简直就是移动的靶子。

  通过一天多的激战,朱国胜中将基本摸清了敌人火力的强弱,他两只手抱在胸前,伸出左手磨挲着下巴思考起来。

  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有利于突破的弱侧,打开缺口,撕碎敌人的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迄今为止的惨烈战役,已经证明在堑壕战中,正面突破必然要承受巨大的伤亡代价。

  铁丝网与堑壕的组合,再加上火炮与重机枪的混合火力,成为防御一方的压箱底手段。

  天然的占据优势,这在战争中屡试不爽。

  德军在类似的堑壕战中经验极其丰富,并且分享给了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盟友,这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

  从当前战线来看

  在宽达13.8公里的正面战线上,敌军投入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