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困难跟机遇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

  王远点了点头,认可了韩文昌的解释。

  “说详细些!”王远开口道。

  “刚才说的还只是生产的硬件,接下来是软件。一个CPU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逻辑门,这些逻辑门要正常工作,首先得给出设计。最基础的计算机结构体系、Verilog、VHDL这些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韩文昌这一次说的很多,把他这些日子的思考,他的感悟毫无保留的都说了出来。

  “EDA系列软件,包括Cadence/Synopsis这些软件也必须掌握。仿真验证有需要的掌握C++,硬件仿真得上FPGA,而要用FPGA的话,又得掌握一系列的工具链!”

  “综上所述芯片是个技术极为密集,极高投入,极高风险的高密度技术集群产业!这就是困难所在。而最大的困难还是,美国手中掌握的芯片技术远超于我们,这就意味着前期巨大的投入,可能并没有相应的产出,只能算作技术积累。我们的研究可能遭遇到没有市场,而不得不永久封存在保险柜里的风险。”

  “至于王院长您提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用一句话就能说明。”韩文昌微笑着说道。

  “哦?哪句话?”王远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

  “不说别的,联园推出1+1个人电脑的时候,火爆到什么程度?现在486的电脑在全球市场上又火爆到程度?在这一块,华夏几乎还是个空白的电脑。华夏目前有大概13亿人,十年后保守估计人口也会增至15、6亿,像个人电脑这样的好东西,十年后走进千家万户,该是多大的市场?”

  “这还仅仅只是民用,还有那么多的商家、学校、医院、各类企业、政府部门,当电脑成为一个工作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这又是多么庞大的市场?”

  “我个人觉得真要是看好这个产业,现在进入就是最好的机会。越推迟,越被动。IBM、索尼、英特尔、AMD、苹果、三星半导体、……,这些公司不可能原地踏步等着我们,等到几年之后,市场成熟,这些大公司的技术跟产品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在想加入进去分一杯羹,就更难了,甚至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趁着华夏的市场开没来得及开启,未雨绸缪,说不定还能觅得一线生机。这也是我想要做CPU的原因,不瞒两位,我现在只感觉时不待我啊!”韩文昌闷闷的说道。

  这的确是件让人郁闷的事情。

  韩文昌有清晰的目标,有实现目标的动力,但是现在却没有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资本。当然,正如他刚才说的那样,没有资本愿意投入才是正常的事儿。

  在商言商,一个注定亏本的生意,谁愿意把钱砸进去?

  这也是现在韩文昌转战DVD的原因,想要支持住巨额的研发资金,首先得有一定的资本,其次,还有源源不断的生钱途径。

  “有志气,也很有眼光。不过你都说了这是很难赚到钱的产业,而且你现在不是在做DVD吗?这可跟你的目标距离有些远啊!”王远大笑着说道。'

  “哎,老朱真是白活了几十年,还没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的通透。”王远狠狠的拍了下大腿,郁郁不平的说道。

  阅读大国重芯最新章节峡*谷\小\说*网xia\gu。^o^r^g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