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_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局仓库里的这辆别克车,虽然已经面目全非,但右侧没怎么变形,同样位置果然有一处轻微的凹陷。

  另外发动机上残留的钢印也找车管所核对过了,确认无误。

  发动机和车身都是这辆别克车的,那么出事的自然也是工商所的别克车无疑了。

  进入服务区的别克车,车上坐着王红民等人,这些人自然不可能不认识自家的车,这辆车自然也是工商所的别克车。

  好了,现在问题很明确,从头到尾就是这一辆车,不存在出事的车辆不是工商所的别克车这种可能。

  猜想全部否定。

  只剩一个老问题,车子怎么消失了?车子最后是怎么下的高速?

  高栋再次陷入了沉思。

  一辆别克商务车,在进入服务区这个封闭区域后,从监控眼皮底下消失了,很明显,这是一起不可能犯罪,这不符合逻辑。

  逻辑,高栋突然想起了他那位在白象县的过去朋友。

  他是高栋的高中同学兼大学校友。

  高栋大学读的是浙大心理系,分数线较低,这位同学,读的是浙大的高分专业数学系,并且本科期间就多次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他在他们专业号称“逻辑王子”。后来拿到美国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转攻心理系,获得心理学博士。

  他是个极其冷静、思维缜密的人,与一般读心理学的人不一样,他似乎不太认可大部分心理学的所谓“结论”,而是习惯用数学思想来进行心理分析。也许正因为他打心底不认可心理学的很多结论,他在美国获得心理学博士后,并没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进了投行,从事投资研究。

  他并没有专业系统地学过犯罪心理学,可他从数理逻辑角度批驳犯罪心理学的一些常见观点的几篇论文却传到国内,得到警察院校教授的认可,高栋也是对这位老同学打心底佩服。

  此后那位老同学曾给高栋带来了一堆麻烦,高栋一度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不过一切雨过天晴后,高栋无奈地接受了“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为那位老同学用“实践”证明了逻辑分析的可怕。

  那位老同学叫徐策。

  一晃已四年没有联系了,高栋也是四年后再次来到白象县办案。

  他思绪颇多,回忆在心头逐一绽放。

  他抬手看了眼手表,此时已经夜深,美国刚刚早上,那位朋友应该起床了吧,也许还在家里。

  给他打个电话?

  高栋为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也颇感惊疑不定,聊什么呢?聊这起古怪、不合逻辑的案子吗?

  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掏出了公文包里的通讯录,找到那个电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了出去。

  第二十章

  “hello?”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美语。

  高栋停顿了一下,努力回忆徐策的声音,他不敢肯定,他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