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0章 孙子辈儿的顾问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承认了,我就是混进去的,谁让我有一个好老师呢!”

  林为民无奈摆出一副混不吝的姿态,让大家恨的牙痒痒!

  办公室内的闲谈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但《燕京日报》今天报道的这一则新闻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红楼梦》要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已经沸沸扬扬传了好几年,从前年开始就断断续续有消息传出,今年的消息格外的频繁,一个接一个。

  老百姓也好,文化界也好,都知道距离《红楼梦》电视剧的诞生时间越来越近了,自然也更加关心。

  《红楼梦》因为拍摄电视剧要成立专家顾问团,请的还都是国内文化领域鼎鼎有名的专家们,大家对此乐见其成。

  普通老百姓们,对于大多数专家其实并不熟悉,他们只相信媒体的报道。

  报纸上说请的都是泰斗级别的专家,那就是泰斗级别的专家。

  几年时间来,林为民的作品越来越红不假,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动辄销量就是上百万册,但相对于中国超十亿的人口,哪怕是把这个数字再翻十倍,也显得微不足道。

  文学爱好者是多,但普通老百姓更多。

  林为民的名字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学爱好者当中叫的响亮,但在更多的只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老百姓当中,仍显得知名度不足。

  很多人看到林为民的名字,第一反应仍是陌生的,只有在询问到身边的文学爱好者们时,才会知道这位原来是一位作家。

  等再细了解一下,原来还还这么年轻,更意外了。

  对比一下顾问委员会里的其他专家们,林为民甚至年轻到几乎可以当他们的孙子辈儿。

  林为民的名字再一次大规模的出现在全国普通老百姓的眼前。

  上一次拥有这个级别的曝光度,还是在《悬崖》热播的时候,电视剧片头的那一小行文字。

  过了两天,《当代》编辑部接到了一个电话。

  说是燕京、津门、冀北三地文联联合在北戴河召开“城市文学理论座谈会”,邀请林为民参加会议。

  林为民拿着电话挠了挠头。

  城市文学理论?

  这是啥玩意?

  仔细询问了两句,敢情还是个新提出来的概念。

  人家打电话来邀请林为民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打算把林为民的那部《有话好好说》拿到座谈会上,作为“城市文学”的典型代表进行讨论,以此来探讨“城市文学”的概念、范围和特征等问题。

  《有话好好说》在林为民的作品序列中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都不算高,哪怕是出版后的销量也是敬陪末座,这种题材的小说在国内的小说市场,有一定的受众局限性。

  这次能收到邀请,林为民很是意外,但还是婉言谢绝了文联的好意。

  去一趟北戴河,至少又是几天功夫,有那个时间还不如休息几天。

  自从成名开始,林为民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