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礼下于人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林为民点点头,“知道了,谢谢荣编提醒,您不说我都差点忘了。”

  对于林为民这种拥有远超常人的创作天赋的青年作家,编辑部的编辑们自然是青眼相加,充满了欣赏和喜爱。

  等饭吃的差不多了,荣世辉道:“行了,这回饭也吃了,你小子说说今天的目的吧!”

  燕京烤鸭是道名菜,但后世知道全聚德的多,知道便宜坊的少。

  荣世辉轻笑,“好了,知道了。”

  林为民要了一只烤鸭,又要了芥末鸭掌和糟溜鱼片,还要继续点。

  站在大门口等了一会儿,就看到推着自行车的荣世辉,林为民赶忙招手。

  两家其实差别并不大,主要是在工艺上,一个吃的是挂炉,一个吃的是闷炉。

  谢明清见到林为民倒是很热情,“前一阵我还见过安是山,他也是在文研所跟你一起学习吧?”

  葛洛、涂光群、王朝垠、向前、刘翠林……

  “嗨!”林为民摇头摆手叹气,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一个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孤儿的无奈。

  说完,林为民起身和其他几位编辑打了个招呼后,便打算离开。

  “谢编您过奖了。”

  当大家得知林为民今年才二十岁,都有些不太敢相信。

  “怎么着?想进我们社?”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便宜坊除了烤鸭,主打鲁菜。

  《人民文学》编辑部的队伍比《当代》要大了不少,人家光小说组就分了南组、北组,虽然有时候经常会跟《当代》共享人脉和资源,但到底是底蕴深厚。

  出了后楼奔前楼,跟谢明清见了个面,简单寒暄几句,主要是为了表示感谢,双方毕竟不熟。

  “这样,我帮你问问吧。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社里的新编辑都是分配来刚毕业的大学生。”

  《潜伏》也不差,在兼顾通俗性的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好评。

  紧接着,林为民便开始话起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那好,下了班我叫伱。”

  我的要求也不高,是个正经工作,能让我继续写作就行。”

  “好了,够了够了,再多就吃不了了。”荣世辉赶忙止住他。

  两人聊了一会儿,谢明清又把林为民给编辑部的其他人介绍了一遍。

  大家随口和林为民聊起他的创作生涯,得知他是从79年,也就是去年才开始搞创作,发了第二篇小说便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得以到文讲所培训。

  所以,我就想趁着这次培训的时机,看看能不能在燕京找个工作。

  非常自然的上了荣世辉的车后座,指挥着他往便宜坊骑去。

  谢明清在《读书》上发表文章评论《尤拉之死》,怎么说对林为民也是有帮助的,来到朝内大街166号,不去跟人家打个招呼,有点说不过去。

  本来只打算客气客气聊几分钟,最后硬生生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待了两个多小时,快下班的时候林为民才起身告辞。

  “谢谢,谢谢。”

  “先别谢,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荣世辉看着林为民,又说道:“难怪今天又是请吃饭,又是说专辑的事,感情你小子是在这等着我呢!”

  “唉,我这不也是被逼无奈嘛。”

  荣世辉喝了一口酒,“那倒是,你这孩子,确实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