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5章 广播连续剧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颔首,“您说的有道理。”

  林为民说到这里,又问李野墨,“李老师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想法不太成熟,但我觉得可以尝试,说不定能趟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版权运营部的成立,让林为民的工作又陷入了忙碌。

  广播连续剧在广播界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精品广播连续剧却少之又少。

  小刘果断摇了摇头。

  林为民道:“随着这些年电视的不断普及,广播群众基础确实是在不断削弱,但并不代表这个市场就没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细分市场,需要我们费一些心思来挖掘市场潜力和盈利模式。”

  76年之后,广播剧逐渐发展出“连续”的特质,一方面是因为听众们的收听习惯,“连续”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形式的戏剧也很适宜连续的形式,广播这种传播形式在这方面这比剧场、影院更有优势。

  还是年轻人好忽悠啊!

  林老师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

  这天晚上,林为民又请客吃饭,叫上了小刘,而请的客人,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的编辑叶永梅和演播家李野墨。

  假设我们要推出《花季雨季》的广播连续剧,你觉得会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吗?”

  李野墨年纪不大,今年三十六岁,但资历深厚,1980年便开始从事配音和小说播讲工作,十余年来为《长篇连播》节目播讲了数十部长篇小说。

  林为民欣慰的点点头,夸了一句,“干的不错。”

  “别那么激动。”林为民摆手让小刘放松下来,然后说道:“天天畅听这一块的任务就先交给你了,有几个目标,分阶段性达成,我先说第一个,制作一部高水准的广播连续剧。”

  小刘听完这个要求忍不住挠了挠头,他原来就是个编辑,哪懂得制作什么广播连续剧啊!

  “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林为民问道。

  这年头大部分的广播连续剧本质就是长篇小说播讲,负责的编辑简单的规划一下内容,找个声音条件不错的播讲人录上一遍,这就齐活了。

  林为民挥挥手,离开了办公室。

  “形势很新颖,如果我是听众,我是很愿意花钱买这种广播连续剧的磁带的,随心所欲,想听多少听多少,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李野墨说到这里,语气迟疑了起来,说道:“就是这个定价不能太贵。听广播的人,年龄普遍偏大,不一定买账。”

  注册资金10万块,办公地点就在朝内大街166号三楼的版权运营部,法定代表人林为民。

  看到小刘林为民不禁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样的青葱、一样的充满希望。

  进入中国后,初期概念更接近于“在电台播放的舞台剧”,剧情凝练集中、场景单一、发挥音响作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林为民怒目而视。

  “没错!”

  “广播剧?”

  但林为民所要做的是多人配音结合配乐和逼真音响效果的广播剧,叶咏梅听了他的想法,顿时来了兴趣,详细询问起来。

  林为民点点头,说道:“广播连续剧很适合长篇小说的传播,这些年小说播讲早已经促生了一批忠实听众。我想跟电台合作,推出一批制作精良的广播连续剧,先在电台播放,然后尝试销售磁带。”

  广播剧的概念诞生的很早,在二十年代时就有了。

  叶永梅是负责《长篇连播》的资深编辑,李野墨也是《长篇连播》合作最多的演播家。

  林为民一番话说完,小刘心中豁然开朗,“总编,我明白了!”

  “能有人买单吗?”程早春担忧的问道。

  建国之后广播剧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内容上的变化,涌现了很多歌颂新生活、新时代的作品。

  叶永梅沉思片刻,“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

  小刘听完心悦诚服,“我明白了。”

  在两人对话时,叶永梅一直在沉思。

  小刘说完话之后她突然开口,让林为民有些措手不及。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