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良性循环_我在古代搞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方裕和几人带宁兮到了研究院后面的空地,这里有他们试制的水泥路。

  别说!还真有那么个样子。

  宁兮一脚踩上去,一个坑就出现了,又捡起一个大块的水泥,稍一用力就碎了。

  “硬度不够。”扔掉手里的碎块,宁兮看向几人,“把配比和制作方式给我看。”

  “群主稍等!”

  梁广霖转身向研究院跑去。

  宁商酉看着眼前一大块,平整又干净的水泥地惊讶得不行,直接抬脚垮了上去,看向宁兮问道:“这是以后的新路?”

  “嗯!这样的路足够平坦,不管马还是车跑起来都非常顺畅,会大大缩短两地来往时间。

  可问题是现在硬度达不到,好要好好研究一下。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适合的。路通了,人就能走出来,就能与外界进行交流。

  只要能交流,就有富起来的可能。”宁兮解释道。

  要想富,先修路。

  方裕和几人将这句话细细揣摩,越想越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言简意深。

  “学生受教了!”

  这次三人行的是非常恭敬的学生礼。

  “快起来,不用行这么大的礼。”宁兮赶紧招呼道。

  韩俞钦摇摇头,“郡主此言真理也!我们出自贫穷的山村,若要去镇上卖东西,天不亮就得出发。

  来回一日便没了,若是去镇里的时间能缩短,蔬菜便能更新些,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说不定还有酒楼的菜贩子,来村里收菜,那样我们就能节省时间,去做工或清理土地。”

  韩俞钦和方裕和都是农家出身,梁广霖好一些,家里是地主老财,但也算不上大富大贵,对韩俞钦的话还是很认同的。

  “你们觉得路通了,还有其他好处吗?”

  宁兮想考考这几个努力的年轻人,穷人家出身,应该更能体恤百姓的艰苦。

  两人低头想了想,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隐隐中带着些激动,“路通人,人也就通了,特别是城镇周边的村子,将获益巨大。”

  来人是研究院另外几个研究员,其中一个年轻人见到宁兮很激动,那眼神就跟后世的脑残粉见到偶像时一模一样。

  “还请刘兄解惑。”方裕和看向刘羡阳拱手道。

  刘羡阳原本在村里跟着万时全养猪,随着村里状况越来越好,他也有时间学习。

  听万时全说,百味河工坊有一个藏书量巨大的图书馆,便起了心思,来了这里。

  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几本宁兮世家贵族的脑残粉,将她的话写成的集本,便崇拜起宁兮来。

  宁兮来自现代世界,很多见识和学习的东西,都是非常精炼的,在平时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带了出来。

  而这些话,对刘羡阳这样的学子来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们对宁兮的话,那是反复琢磨,认真揣摩,越想越觉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