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尚书省试,封建论! 1/10_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朝的申论差不多,根据给出的命题或材料结合当下时政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

  第一道题是论‘政体’,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论述。

  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如何安排王族的去留,成为了朝廷的重大问题。

  贞观元年,唐太宗问公卿以享国久长之策,曾任尚书左仆射萧瑀提出了分封,在朝中引发广议。

  分不分封,这是摆在任何新生王朝面前的一道难题。

  周朝分封,国祚八百年,秦不分封,二世而亡;

  汉朝郡国并行,国祚四百年,曹魏不分封,司马氏篡夺天下!

  分封王室,外可保疆卫土,护佑藩屏,内可在朝中危乱之际,进京勤王,延续国祚。

  可分封王室并非没有后顾之忧,诸侯王室并不乏狼子野心之人,弄不好分封非但不能延续国祚,反而尾大不掉,危及国本。

  汉景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史册血载,警钟长鸣。

  无数学子面对这道试题,冥思苦想,如鲠在喉,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中徘徊,迟迟难以下笔。

  但秦川却脸带笑意,笃定地决定了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的主旨。

  作为穿越者没人比他更清楚,郡县制才是地方最行之有效的管理行政制度。

  后世省市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质就是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分不分封,其实对国祚的长久影响并不大。

  明清两代没有分封,一样纵享了近三百年的国祚。

  明初分封反而动乱了国祚,靖难之役,身为藩王的朱棣改天换地,进京成皇。

  而成为永乐大帝之后,朱棣转头就主导了二次削藩,防止其他诸侯王复刻自己的夺权之路。

  同时,作为穿越者,秦川也比其他考生更懂得命题人的心思。

  当今圣唐太宗李世民实际内心对分封并不认可,唐初虽然屡有议论分封,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无疾而终。

  唐朝固有封爵,但有唐一代实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还是郡县制。

  思寻了一会儿,秦川提起毛笔,沾了沾墨,在试卷写下了铁画银钩的三个大字——“封建论”。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催更票!求打赏!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