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苏平成了座师?_儒道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问题?”

  “……”

  仅这片刻,苏平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几乎崩塌。

  而苏平没有任何回应,只是澹澹的点了点头,示意三位嫌犯可以开始作答。

  “这……”

  骆荣忍不住扭头看了看另两位,发现他们同时露出了极为凝重的表情。

  然后他就更迷茫了。

  苏平犯了众怒,岑士诚一脸凝重可以理解,怎么连魏德才也是这样?

  魏德才不是应该高兴吗?

  骆荣百思不得其解,见两人都没有制止苏平,控制局面的意思,他自然也不会去出这个头。

  时间慢慢流过。

  苏平甚至还要了张凳子坐下,任凭周围在如何议论纷纷,始终都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一刻钟之后,韩渡最先开始动笔。

  再过两刻钟,孙伯亨跟孙必兴几乎是同时落笔作答。

  又过去半个时辰,孙必兴最先停笔,接着是孙伯亨。

  韩渡几乎是卡着一个小时的点才停下,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苏平也不拖延,当着所有人的面,就开始诵读三人的答卷。

  从孙必兴的先开始。

  文章中先是说明了蛮王扎哈什对大庆的重要程度,从民心民情、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接着又说如果将蛮王扎哈什送回草原,有这段囚禁的经历在,扎哈什王绝不会对大庆感恩戴德,反而会为了自己再蛮族中的地位,对大庆展开无休止的报复。

  与此同时,大庆百姓会与朝廷离心离德,埋下天大的祸根。

  结论是不能将扎哈什送回北州。

  这篇文章念完,四周的叫好声不绝于耳。

  民心就是这么容易引导,经过这篇文章,许多百姓的心里已经开始向‘没有舞弊’倾倒。

  接下来是孙伯亨的。

  随着苏平的诵念,四周的声音反而渐渐小了下去。

  因为,这篇文章,几乎跟孙必兴写的没什么区别。

  看吧,人家父子就是这么心有灵犀。

  当然,在孙伯亨的位置,看的要比孙必兴更加深远一些。

  结尾处,孙伯亨指出,要将蛮王扎哈什送回草原并非不行,但前提是,必须要有确保的手段,让扎哈什王的生死掌控在朝廷手中。

  这样的话,扎哈什王回到草原,反而是减弱了蛮族敌对大庆的力量。

  文章念完,百姓们没有急着去评价,纷纷开始思索这么做到底行不行。

  而韩渡的文章比之前两者,则要直白精简许多。

  前半部分的论点几乎一样,在陈述送走扎哈什对大庆有什么影响。

  而后半部分,则是提出了一个猜想。

  老蛮皇死了,扎哈什王会不会参与到蛮皇之位的争夺上?

  基于对蛮族内部的了解,韩渡列举的数种扎哈什王回到草原后的发展方向。

  有因为被擒获而失去地位失去王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的蛮族的。

  有王位保住,但选择了臣服于新蛮皇的。

  有知耻而后勇,开始与其他蛮王一起,角逐狼居胥山的。

  很明显,最后一种蛮族内战的情况,能让大庆安稳很多很多年。

  这种论点,极大的开阔了百姓们的视野,让他们不再只一味的进行反对,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利用这个蛮族的俘虏。

  而此时的苏平,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韩渡三人交的答卷,完美符合了他心中的预期。

  单单只看着三分答卷的表面,就足以让民众去相信舞弊是子虚乌有之事。

  有这个前提在,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