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王珪的选择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浑身颤栗,悔不当初!

  “慌什么?”王珪训斥了一声:“事情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然,此时此刻,你我父子就该在狱中了!”

  “高遵裕,是没有那个胆子出首的!”

  “是了……”王珪喃喃自语:“他若有胆量,岂会如此胆怯?”

  “但,也不得不防!”

  王珪踱了几步之后,一咬牙,对王仲修道:“为今之计,只有将水搅浑,才能避祸!”

  王珪沉浮宦海数十年,经历过治平年间的濮议之争,也经历过熙宁变法,王安石两度拜相的纷纷扰扰,更经历了元丰改制、五路伐夏、永乐城大战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物,可他依旧屹立不倒。

  依旧是大宋宰相,郇国公!

  外人可以笑他三旨相公,可以说他是东京土地。

  可是,王珪的才智和机变,却不是可以被人轻视的。

  否则,他就不可能在这么多年的浪潮之中屹立不倒。

  现在也是如此,危机之中,王珪敏锐的把握住了生机。

  要想不让人议论自己做的事情怎么办?

  答案是抛出一个足够震撼的消息,来吸引所有人的视线。

  而现在,什么事情最能挑动人心?什么事情最能刺激朝野?

  王珪只踱了一步,就得出了答案——内臣!

  找一个有足够分量,而且地位足够重要的内臣出来,将他推到所有人面前。

  那么,谁最合适呢?

  王珪只用了一秒,就得出了答案。

  景福宫使、武信军留后、入内副都知、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

  哪怕,李宪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

  即使,李宪在过去两年,经略熙河兰会,战功赫赫,五次兰州会战,五次战胜!

  更在去年正月,面对西贼酋首秉常倾举国之力号称八十万来攻兰州时,也依旧坚守住了兰州城,不止守住了兰州城,还杀伤贼众数以十万,斩首五万有余,斩下的首级多到了足以筑京观夸耀武功的地步。

  此战之后,西贼再不敢觊觎兰州城防。

  但是,但是,这又怎么了?

  李宪是内臣!

  而且是官家最信重的内臣,同时也是大宋战功最显赫、最卓著的内臣。

  只要将他拉出来,整个天下,整个朝堂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过去!

  就再也不会有人关心他王珪的小动作了。

  想到这里,王珪就抬起头来,做出了决断。

  他来到自己的书房,从书房中找出了旧年,他给官家上书,请求调任、贬斥李宪的文字——这些东西,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内臣在外,手握重兵,哪怕战功再显赫,哪怕功劳再高,也该被打压,也该被非议,也该被歧视!

  宰相不这么做,反倒是不正常的。

  如今,王珪将这些过去惯例的虚应故事的东西拿出来。

  在这个官家病重的今天,这些东西,将成为他王珪的王牌,也将成为对李宪发起进攻的号角。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