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4章 千古佳话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千古佳话

  昭庆坊,隶属于汴京城左厢第二区,所以也俗称‘左二厢’。

  属于汴京城中,第三大的居民区。

  左二厢起自东华门,并一直延伸到汴京内城的东城墙脚下。

  南则从皇城宣德门前的东西大街,向北延伸到内城北墙,南北长约一千三百步,十六个坊区混杂其中。

  东西鸡儿巷与大小货巷从厢坊之间穿过,将整个厢切割成四个大小不一的区块。

  这也是大宋城市最显著的特点了。

  再也没有汉唐城市那种‘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风貌。

  取而代之的是杂乱。

  无论是街道商业区,还是坊市居民区,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违规建筑。

  大量涌入城市的流民们,在城市之中,到处乱建。

  官府无暇顾及,也就只能听之任之。

  因为刚刚下过雨的缘故,左二厢的石板路有些湿滑。

  所以,郭忠孝没有骑马进来,而是在东鸡儿巷的巷子口下了马,然后提着灯笼,走进了巷子里。

  他身上穿着的紫色武臣公服,还有腰间系着的佩刀,让所有看到他的混混们,都下意识的选择退避三舍。

  穿过狭长的小巷,走过一个个被分割的坊区。

  郭忠孝终于走到了昭庆坊前。

  因为他听到了机织发出的唧唧声音。

  昭庆坊是绫锦院的所在,也是汴京城中,织工最多的一个纺区,更是大匠数量最多的一个纺区,汴京城里婚嫁,皆以请昭庆坊中大匠打制嫁衣、婚衣为傲。

  因为,这坊中错落参差三五百户,大都都是当年平蜀后从蜀地带回汴京的那一百户织户的后人。

  家家都有着家传的刺绣或者织锦的手艺传承。

  所以,昭庆坊中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汴京城里,也算是高的。

  于是,家家户户,皆是仿着官人的宅邸,门口也都挂着灯笼。

  郭忠孝走入其中,很快便看到了一颗大柳树。

  柳树下的门槛上,寒光凌厉,长戟横列,那是宰执之家。

  毋庸置疑,那就是天子所赐的执政司马光之宅了。

  司马光门前的灯笼映照下,郭忠孝看到了一个人影,被司马家的人,送了出来。

  他慢慢走过去,然后露出笑容:“彝叔!”

  “立之?”刚刚走出门的种建中,看到郭忠孝的身影,惊讶起来。

  郭忠孝微笑着上前,拱手做礼:“彝叔是来看望司马公的?”

  “嗯!”种建中点了点头,拱手还了一礼,然后他问道:“立之也是来探望司马公的吗?”

  郭忠孝摇摇头:“在下如今的身份,不适合做这个事情!”

  他现在是閤门通事舍人,是天子的近臣、口舌。

  哪怕下了值,也是如此。

  “那立之是来?”种建中有些疑惑了。

  他和郭忠孝是旧友。

  两人之间的老师,还有着深厚的关系。

  不止是学术上,还有血缘上的亲属关系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