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灵活的红线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3章灵活的红线

  元祐元年三月壬寅(十五),望参日,在京文臣朝官以上不厘务者,皆至紫宸殿。

  朔参、望参、六参、日参。

  国朝四种朝谒制度,划分出四种不同级别的官员生态。

  其中望参的地位和级别最低。

  因为望参是‘在京不厘务之朝官以上’参与的朝会。

  便是过去,也都是个流程。

  先帝在位十九年,实际上出现在望参朝的次数,可能连三十次都没有。

  当今即位,两宫听政以来,更是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在望参朝上。

  大家都只是在紫宸殿上对着空无一人的帷幕和坐褥,拜上两拜,就算结束。

  然后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但今天却是个例外。

  当参朝大臣们,穿着公服,拿着朝笏,踏着仲春时节的晨雾,来到了内东门下时。

  他们赫然发现,内东门下已经熙熙攘攘,站满了宰执和待制大臣。

  朱紫之服,充斥在宫门下。

  什么情况?

  许多大臣的脑子一下子被惊醒,睡眼松醒的眼睛立刻变得光彩熠熠。

  然后一个个乖乖的,自动排到了队伍最末端。

  待到了紫宸殿上,他们就知道,为何如此了?

  果真是出大事!

  两宫慈圣,亲临紫宸殿,并命宰相韩绛,当殿宣读了诏书。

  以廷推之法,选执政大臣!

  于是,整个汴京城顿时都被这个事情惊动。

  早就准备好的汴京新报当即推出了加急的特刊。

  一时,满大街都是叫卖的报童的声音。

  “卖报!卖报!”

  “当今圣上特旨,命宰臣廷推执政!”

  “本报评论员胡飞盘对此评论:此汉唐未有之有事,商周所不能为之政,皇宋臣民,生逢盛世,得遇明君,实乃三生有幸!”

  曾布推开临街的窗,看向楼下正在叫卖着的报童。

  那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穿着青色的粗麻布衣,头上的发鬓,梳的整整齐齐,看不出脏乱的样子。

  他们捧着手里的小报,胸口都挂着一个装钱的褡裢,走起路来,铜钱在褡裢里叮叮咚咚的响着。

  曾布看着这些孩子,远去的背影,眼睛渐渐眯起来。

  “子宣在看什么?”坐在他对面的人,微笑着问道。

  “汴京新报雇的这些报童。”曾布回答着:“听人说,汴京新报雇他们,都签了契书,管他们吃住,还请了人教他们读书识字。”

  那人笑了笑,道:“不瞒子宣,某还亲自去汴京新报给这些报童租的官廨和私塾看过呢。”

  “那些官廨皆在外城的永泰坊中……。”

  “永泰坊?”曾布皱起眉头来:“就是致远务所在吧!”

  致远务,是枢密院下属的机构,主要饲养、管理着在京驴马骡牛等载乘牲畜,并向商贾提供租赁服务。

  其与直属三衙有司的车营务,实际上是两块招牌,一个衙门。

  需要出征的时候,它就是车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