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 冬捕(除夕快乐!)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冬捕(除夕快乐!)

  腊月二十四,山前村。

  流经山前村的河水在村子东面形成一个天然的小水库,而在那个人定胜天的年代,集结了附近十七个村子的力量,利用地形条件,将它扩展成了一个长约1.6公里,最宽处约400米的大水库。

  每年腊月里,环绕水库的三个村子都会进行冬捕。

  这已经成为一项传统。

  这既丰富了农民的生产活动,也能为过年提供一些肉食。

  山前村的冬捕一直是在小年这天上午撒网,腊月二十四中午收网。

  撒网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技术活。

  在撒网之前,先由有经验的老人勘察冰面,确认足够结实。

  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出事儿的话大家伙儿也不用过年了!

  之后还是由一位老人指定撒网的区域。

  这也需要经验,一网撒下去能收到多少鱼,可不只是看老天爷。

  运气固然重要,经验也不可或缺。

  往年这项任务都是由陈大爷完成。

  今年交给了陈大爷和赵文牧。

  村里一共会撒两张网,他们每人选择一个区域。

  “老陈有经验,你小子运气好,就这么决定了!”

  赵学磊拍拍赵文牧肩膀,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赵文牧无奈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而且我怎么就运气好了,我也是凭本事吃饭的好吗?

  于是,他干脆决定相信运气。

  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这玩意儿呢!

  赵文牧随手折了根木棍扔在冰面上,然后照着木棍指示的方向,在距离岸边不远的地方,划出一道直线。

  这便是撒网的位置了。

  之后一群青壮年拿着长竹竿、洋镐就开始干活了。

  用长竹竿沿着划线的方向进行测量,竹竿每量过一次,对应位置的冰面就用洋镐破开一个窟窿。

  接着用一根结实的绳子拴住渔网。

  绳子另一头拴在竹竿上。

  将竹竿插入冰窟窿,让它在冰下沿着划线的方向走,从下一个窟窿里拉出来。

  继续拉,直到把渔网拉到这个位置。

  这样第一段竹竿长度的渔网就下好了。

  之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直到将整张渔网下好。

  冬捕的渔网用的是小浮漂。

  什么意思呢?

  小浮漂的渔网,在水里会处于接触到水底或者悬浮在水中央的状态。

  总之就是渔网的上沿不会接触水面。

  原因很简单,渔网上沿接触水面的话,就会被冰给冻住,就起不出来了。

  最后只在渔网的两端拴上两个大浮漂,或者系上一根木棍,以方便人们起网。

  下网也就完成了。

  之后交给时间。

  开开心心的祭灶之后,第二天上午,山前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水库边上,等待起网。

  起网的原理很简单,解开渔网两端的浮漂,然后从一端用力拽,直到把整张渔网拽出水面。

  就好比查干湖的冬捕,会用绞盘机来牵引。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