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荣家谋划九龙仓(1)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估计是被荣振怡拉着说蜂蜜柚子茶去了。

  “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的策略。这就造成资金回流十分缓慢,让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而为了化解危机,又大批量发债来套取现金,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九龙仓目前的股价严重低估。”

  赵文牧不紧不慢地说出了最终的结论。

  事实确实是这样,要不然,李超人和船王也不会英雄所见略同全都盯上了它。

  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呢!

  何况是资本家。

  荣振邦闻言激动地重重点头。

  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力劝父亲拿下九龙仓。

  “阿牧,实不相瞒,荣家正准备收购九龙仓,获得控制权。”

  荣振邦郑重说道。

  “大哥,荣家已经吃进多少股票?”

  “不到2000万股,大约20%股权。”

  荣振邦毫不隐瞒。

  有着信息优势的赵文牧清楚,荣振邦说得确实是真话,并没有隐瞒什么。

  “怡和洋行已经发现荣家的企图了吧?”

  怡和洋行控股置地公司,而置地公司实际控股九龙仓。

  荣氏隐藏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地吸纳九龙仓股票,但这终究有个限度,早晚会被怡和给发觉。

  何况怡和刚刚才在不久前被“野蛮人”李超人给惊吓了一回。

  对有人悄悄挖他们家墙角那可是十分警惕。

  1978年李超人开始买入九龙仓股票,他采用的是分散户头悄悄买入的方式,尽可能不引起怡和的警觉。

  然而,如此体量巨大的吸纳一只股票,终究还是被有心人发觉。

  九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升,不少证券分析员开始关注这只股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也纷纷介入,于是九仓股价随即便被炒高。

  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加上股市各种流言四起,很快九仓股就仿佛温度计被火一灼,急速窜到了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已和李超人估计的九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

  李超人只好暂时偃旗息鼓,此时他实际控制的股票约有2000万股,大约占到总股份的20%。

  已经超过了怡和的持股比例。

  怡和也注意到了李超人,开始着手反攻。

  李超人要想入主九仓董事局,可以说是十分艰难,几乎是不可能。

  按照香江地区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要想取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其控有的股份必须在50%以上。

  现在九仓股票的股价已经被炒高,要想继续增持到51%的股权,非李超人的财力所能及。

  嗯,事实确实是这样,这会儿李超人远没有后世那般财力雄厚。

  眼下的他,无论是财力、资历都无法与荣仁一同日而语。

  此刻九龙仓的老板怡和洋行已在布置反收购,在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有的九龙仓股票,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可以说,到此为止,李超人入主九龙仓之路也就断了。

  双方都需要一个台阶来偃旗息鼓、握手言和。

  而出手斡旋的,正是荣家背后的金主,汇丰银行。

  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奉劝李超人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审时度势,相当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同时跟怡和洋行、汇丰银行两位金主闹掰,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壮大,还期望能够获得汇丰的支持呢!

  哪怕是不考虑以后,单单是眼下这局面,如果自己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转而去贷款支持怡和,自己拿什么去和他们斗法?

  收购九仓必然会是黄粱一梦。

  超人于是十分爽快地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购入九龙仓股份。

  此时,李超人已收购到近2000万股。而怡和在增持后到底持股多少,并没有人知晓。

  荣氏意图收购九龙仓,大概也始自李超人与怡和洋行的这一战吧。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