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两小只入学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两小只入学

  平阳县,赵文牧家。

  两小只的入学手续早就已经办好,就在疗养院小区不远的东关小学。

  赵文燕、张振山买下新房子后,一家人户口搬到了城里,张远明自然可以入读东关小学。

  而赵子孟的入学手续也不麻烦。

  有国营饭店主任李国富牵桥搭线,赵文牧请人在老赵家小龙虾馆吃了顿“便饭”,事情也就解决了。

  这点面子他还是有的。

  不管怎么说,赵文牧这个名字,在平阳县乃至泉城市,也是挂得上号的。

  赵文牧把这俩孩子接过来,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让他们先适应一下。

  不过话说这俩人本就天天赖在赵文牧这儿,对于城里生活,根本不存在适应困难的问题。

  即便是这样,赵文牧对赵子孟小朋友能否顺利融入新学校还是有些担心。

  可能因为前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赵文牧总有一些老人心态,尤其对待家里的小孩子,几乎是极尽耐心、极尽关心。

  有时候就稍稍有些关心过头。

  之前赵子孟是在山东头村读的一年级。

  山东头村虽然是附近最大、最好的村子,却也毕竟是农村,而现在还是条件十分艰苦的八十年代初期。

  城乡差距依旧十分明显。

  赵文牧以前就是在山东头村上的小学,对这所学校十分熟悉。

  而赵子孟上学时,学校仍然是以前的老房子,整体条件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整个学校只有六间土坯房,平时数十个小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

  教师资源奇缺,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门课程,甚至横跨几个年级授课。比如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可能同时担任了三年级的美术老师。

  毕竟美术、体育一类的课程本就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

  低矮破旧的教室里,白灰涂抹的墙面早已经斑驳脱落,熟土夯实的地面也早就坑洼不平,就连墙壁上张贴的宣传画和名人名言都有些发黄褪色。

  教室前小小的院落里,只有几棵长势不错的杨树。

  这些树还是赵文秋上学那会儿种下的,赵文牧记得小丫头当时带了一小段枝条回家,说是种在土壤里将来就可以长成大树。

  没过几天,枝条彻底干枯死去,小姑娘抱着赵静嚎啕大哭。

  被赵文牧取笑了好多年。

  小小的院落里,有一根矮矮的旗杆,小孩子们下课以后就在这个小院子里踢毽子、跳皮筋、拾磨个(捡石子)

  总之都是一些不需要专业器材的游戏。

  虽然简单,却也快乐。

  小小的校园里,最有色彩的地方大概就是教室前面的简陋花圃。

  教师们在里面栽种了月季,每年还会栽种一些一串红、鸡冠花、菊花等花卉。

  每当花卉应季之时,老师们都会把它们仔细挖出来,包好泥土,然后分发给学生们。

  学生们对这些花花视若珍宝,小心翼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