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3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3章仗义每多屠狗辈

  平阳县,疗养院小区。

  跟白崇礼老人一样,刘春兰老人的愿望也是多活几年,努力把孩子们养大。

  作为一个重生者,在赵文牧眼里他们的生活无疑是苦难的,可他们却甘之如饴,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们!

  等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早就老了。

  这辈子根本没机会享受到孩子们的孝顺,即便这样,他们仍然无怨无悔。

  或许单单考虑对整个社会的总体贡献,赵文牧要远超他们,甚至一些私德有缺的资本家,其对社会的整体贡献也要远大于他们。

  但人生价值从来不是这样计算的。

  像他们这样纯粹的人,一心奉献的人,是现在社会的活圣人,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是能在长久岁月中不断激励后人的。

  从这一点来说,赵文牧自觉没有与之相提并论的资格。

  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只会奉献的人。

  他的所有努力,首要出发点仍然是让自己和亲人过得更好。

  在满足这一前提条件下,他才会尽力为民族、为人们做一些好事儿。

  白崇礼老人把这些信件给他看,自然是存了心思的。

  “小赵.”

  老人欲言又止,他把这些信拿出来就是想让赵文牧帮助一下刘春兰。

  同时他也知道,赵文牧只要看到信,就不会无动于衷。他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有一颗兼济天下之心的。

  正因为这样,话到了嘴边他反而说不出来了。

  “白大爷,您放心,有我在呢!”

  正是在这次交谈后,赵文牧开始了对刘春兰的资助。

  每年他都会通过白崇礼老人给对方汇去一笔钱,金额不大,差不多刚好够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开支。

  只有在一些孩子面临大额医药费支出的时候,他才会额外汇一笔钱。

  按照赵文牧的要求,刘春兰只知道是一位姓赵的先生资助了孩子们,却不知道具体是谁。

  不过她隐隐有些猜测。

  毕竟只要关注平阳县的一些消息,就不难知道赵文牧这个人。

  她每年都会写一封信,对赵先生表达感谢,然后说一下孩子们过去一年的情况。

  赵文牧刚刚收到的信件就是这样。

  看着手里的信,他顿时觉得心情很好。

  两个最大的孩子都考上了国内顶尖的名校,至少说明这两个孩子是有认真学习的。

  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在目前阶段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就是对刘春兰最大的报恩。

  他们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至少不是白眼狼。

  赵文牧其实不太喜欢这种直接资助他人的行为,他更倾向的是推广小龙虾、温室大棚这种带着大家一同致富的方式。

  只有自救者、自强者才配得到他的帮助。

  如果不是敢闯敢拼、踏实能干的人,有谁会主动去养殖小龙虾、建设温室大棚,这些都是需要一定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