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1章 令人振奋的发现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吨,怎么把它安装到航天飞机上面就是个大问题!”

  “小赵啊,你的这个方案,仅仅是可控核聚变一条,能在五十年内解决就已经是人类的幸运了!至于聚变装置的小型化,怎么着也得几十年才能研究出来吧!”

  诸葛献毕竟是科学家,说话时十分注重严谨性。

  其实他的内心里觉得可控核聚变能在一百年内实现,就已经是人类集体烧高香了。

  甚至悲观点说,它到底能不能实现还很难说呢。

  一旦掌握了可控核聚变,就意味着人类拥有了无限能源。

  无限能源,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概念,其实很少有人会明白。

  人类发展至今,一切发展进步归根到底其实是能源利用方式的发展进步,是人们掌握的能源量级在不断跨越。

  原始时期,人类掌握的首先是自身的体力,之后掌握使用火来获取化学能,驯化牛、马等动物利用它们的体力,这一时期人类的能源利用水平无疑是极低的。

  所有人类一年的能源消耗水平甚至比不上现今的一座小镇。

  以单个个体的功率来说,彼时人类的能量功率可能只有几十瓦。

  之后随着生产力提高,人类初步利用起风力、水力、化石燃料等能源,这些归根到底其实是太阳能。

  太阳能量到达地球后,被储存在了化石燃料中,储存在了水位的落差中,储存在了大气压强差中,然后被人类利用。

  此时人类的能量功率大概达到了几百瓦。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直接利用起了太阳能、核能,能量来源愈发多样化,利用效率日益提高,对能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即便这样,人类目前能量总功耗甚至不到太阳入射总能量的万分之一!

  这还仅仅只是太阳照射到地球的能量。

  一旦掌握了无限能源,人类将真正进入到所谓的物质极度发达的社会!

  也就是马克思预设的理想社会状态。

  “除此之外,外太空几乎是真空的,人类的宇宙飞船如果仅仅依靠可控核聚变来供能,还需要携带大量的物质给飞船发动机充当工质。”

  诸葛献继续补充道。

  这一点赵文牧确实疏漏了。

  外太空跟地球大气层内是不一样的,外太空没有空气,飞船要想加速飞行,就得不断地向后方喷射物质。

  这让赵文牧一下子就想起了《星际穿越》中的一句台词: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总得留下点什么。

  永恒号要想脱离黑洞,就得抛下ranger1和ranger2。

  飞船要想在外太空不断加速,就得抛下携带的工质。

  就好比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要想进入地球轨道,就得抛下外部燃料箱和助推火箭。

  “也就是说,人类即便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并且把聚变装置小型化搬上了宇宙飞船,还是得背着海量的空气等工质才能出发。”

  赵文牧有些丧气地说道。

  “是这样的,当然工质不一定是空气,岩石、土壤应该也可以,就看到时候的发动机是什么样子了。”

  诸葛献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沮丧的。

  恒星际远航对于人类来说太过遥远。

  在他看来,先把家门口的月球开发一下倒是比较靠谱。

  “哎,果然还是流浪地球靠谱啊!怪不得小说里人类把高山都给挖没了,全特么给行星发动机喷到外太空去了呗!”

  赵文牧没头没尾的咕哝了一句。

  就在这时,放在旁边的手提电话突然响了。

  “喂,你好,请问哪位?”

  看着手里的手提电话,赵文牧更郁闷了,这玩意儿国内啥时候能有啊,真急死人!

  “喂,赵先生吗?我是梅尔,好消息!阿卡托夫人号找到了!”

  感谢书友20230510105105772的月票

  谢谢大家的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