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二姐赵文君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二姐赵文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当地有“麦梢黄,闺女见娘”的传统,也就是在小麦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看望爹娘。

  一般这时候,出嫁的闺女就会携夫带子,带上礼物回娘家。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传统,大概是因为麦熟前,新粮没下来,旧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大家的日子就会比较艰难。

  虽然说大多数人家的处境都差不多,但是作为出嫁的女儿,还是希望能够关照一下父母亲人,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粮食,做成食品,看望父母的时候带过去,也是一种孝心的表达。

  女子另一种形式的贴补家里吧。

  今年山前村的小媳妇们心气明显高了不少。

  大包小包往娘家拎。

  往年山前村穷,她们回娘家也只能带一点廉价的礼物或者是自己纳的鞋底什么的,引来家里兄弟、妯娌们的白眼和背后议论。

  今年大家卖野味赚了不少钱,出手也大气了不少。

  白糖、麦芽精、猪肉什么的也舍得了,档次直接提高了不止一档。

  家里人看她们的眼光也不一样了。

  小媳妇们对赵文牧的态度也更殷勤了,赵文牧从城里回来,刚好就碰见几拨回娘家的,大家都热情地跟他打过招呼。

  “吇吇(蝉)叫,好热天,

  家家都把女儿搬。

  有爹,有娘回家转;

  无爹,无娘好伤心。”

  赵文牧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外面有几个小孩子正在唱一首童谣。

  他也没放在心上。

  走进家里,赵静正在打扫院子。

  她就呆呆地站在那儿,手里的扫把机械地扫在干干净净的地面上,就连赵文牧进门都没发现。

  显然是在走神。

  “姐,我回来啦!”

  赵文牧招呼一声,赵静也只是浅浅应了句“哦”。

  情况不对呀,这是怎么了?

  想起昨天赵静就翻找出给爹娘的鞋子,然后呆呆看了好半天,再联想到外面那首童谣,赵文牧瞬间就明白了赵静在想什么。

  他的女孩才不是无爹、无娘的小可怜!

  不信问问赵学海、刘素芳,他们是更认闺女还是儿子?

  “姐,收拾收拾,待会儿我送你回娘家去,看看咱爹娘!”

  赵文牧笑着喊道。

  女子回娘家要有男人陪着,不然意思就不一样了。

  “哦。”

  几秒后,赵静才反应了过来,她扔下扫把,蹦蹦跳跳地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几天后。

  麦浪滚滚,整个平阳县进入了抢收小麦的紧张劳作中。

  赵文牧没有因为麦子不值钱就懈怠,这些天他都是早出晚归,不但要去国营饭店送货,还要赶着抢收家里的小麦。

  农时不等人,这个时候突然来一场大雨,就有可能毁了一年的收成。大家都是趁着天气好,争分夺秒地抢收小麦。

  今年赵静原本计划跟着赵文林、刘秀梅一起,共用一个打谷场的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