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始终引领潮流的静云集团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前世里铺天盖地的相关信息,还是让他大概记住了锂电池的两种主流技术路线: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镍钴锰酸锂电池。

  即便具体的技术细节他完全不了解,但仅仅是这两个词语就给研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因为对于科研项目来说,很多时候单单只是知道这个方向可行,就已经足够了。

  一句可行,就值得海量资源投入和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

  知道未来必然胜利和对未来前途一片茫然,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创新能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甚至所谓的钠离子电池、石墨烯电池、氢燃料电池,赵文牧全部一股脑地甩给了研发人员。

  闲着没事儿,随便研究研究呗!

  至于这些信息来源,赵文牧作为公司大老板,有必要跟科研狗解释吗?

  这两年多,同样是华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关键时期。

  这是最后的蜜月期。

  在这段时间里,近乎孤注一掷地引入了大量国外先进科技,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前世不曾引进过的。

  赵文牧在这其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无人知晓。

  对于这些科技项目的引进以及后续产业化布局,赵文牧也没有参与进来,毕竟这些任务还是需要共和国长子们来承担。

  但这种方式是不是最有效率的呢?

  短期来看,必然是的,集中力量好办事就体现在这里。

  长期来看,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不过这已经无所谓。

  反正那时候它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华国的相关产业在世界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会再被人卡脖子。

  有和没有是一种本质区别,至于有了之后,好与不好仅仅只是量变而已。

  何况凭着华国人的毅力,只要有了,又怎么会不好呢?

  这一次,重点发展的三大技术分别是高端工业机床、特种钢材冶炼加工和高端光刻机。

  前二者对于华国当下的工业化至关重要。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工业化的燃料和润滑剂!

  后者则是斟酌良久后做出的决定。

  半导体产业是未来之所在,华国必须提前布局,哪怕相对来说有些超前。

  但是机不可失,以后不一定还有这种机会。

  最终还是决定引进高端光刻机。

  这自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就如同曾经的瓦良格号航母十年满满归国路,高端光刻机同样足足耗费了两年时间才落户华国。

  赵文牧自然也要尽力为华国高端产业做出贡献,就在华国高端光刻机投产之后,他就立刻利用自己控制的樱花公司订购了数台,然后将它们重新贴牌,想办法卖到海外去。

  他的这一举措让华国光刻机得到了第一份市场订单,赚到了第一桶金,从而有能力继续进行研发。

  更重要的是,让华国光刻机在市场中得到了应用。

  既收获了口碑,同时又积累了使用经验和海量数据,这些对于新一代光刻机研发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就这样磕磕绊绊,华国光刻机产业最终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了下来,并始终保持了对世界先进制程水平的跟踪。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