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惊天之变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贯等神仙大能)。

  这已经是刘贤妃第三次上元夜陪皇帝坐在城头,看着下面熙攘的街市了,

  早没了最初的新鲜感,加之此时又有了身孕,确实不耐久坐。

  子时未到,小刘氏就呵欠连天。

  旁边的天子被刘贤妃感染,也觉得颇为无趣。

  乃以给小刘氏提神为名,

  命皇城司将原定于后半夜观摩燃放烟花的节目,提前到上半夜。

  宣德门下,不仅有无数观灯、看热闹的百姓,

  还有众多临时搭建的瓦子、勾栏,以及特许经营的众多小吃、奇货铺子等,

  这些人都是提前交足了摊位钱,经营到相应的时辰后,才会撤的。

  这个黄金时段,每一刻都是真金白银,

  提前燃放烟花,这些人的生意受到影响,

  自然不依,吵着闹着就是不愿走。

  而观灯的百姓也不爽,虽然烟花都爱看,

  但其他的节目也同样精彩,大过年的,出门赏个灯,

  还没看过瘾,就被赶来赶去,脾气大的东京百姓自然不依。

  不敢明着对抗,就软着来,

  这头刚刚清完场,那头便冒出一堆人。

  皇城司根本忙不过来,皇帝又派殿前司班直协助,

  事实证明,天子手中最得用的两支力量还是信得过的。

  殿前司班直和皇城司通力合作,总算赶在子时两刻前,

  完成了清场、撤收部分花灯、调整布置烟花等全套流程。

  正应了“忙中必出错”这句话,

  慌乱布置的烟花,表面看并无异常,

  结果,偏偏出了大祸——

  其中一支烟花燃放时突然歪倒,

  好巧不巧,其开口方向正对着宣德门楼上!

  在城下观看烟花的百姓们看得很真切,

  有人事后坚称烟花喷出的位置,离皇帝至少还有一丈远,

  但天子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岂是常人可比?

  眼见火光直奔面门而来的危急时刻,

  赵佶一面高声疾呼“护驾”,

  一面展现了其人冠绝东京的蹴鞠绝技,

  竟然直接从御座上弹跳而起,并在空中横移尺许,

  而后——

  重重地砸在了刘贤妃身上!

  政和八年的上元夜,本该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却因为一支突然歪倒的烟花,蒙上了阴霾,

  似乎也预示着大宋“政和盛世”的终结。

  天子和刘贤妃双双受到惊吓,迅速转移至宫内,

  现场脑子活泛的百姓从这起突发变故中,

  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赶紧逃离现场。

  片刻前还人山人海,喧嚣不已的宣德门前广场,

  人群已经散去大半,留下了一地狼藉。

  现场维护秩序的皇城司探子和殿前司官兵大眼瞪小眼——

  该找那只替罪羊?

  很显然,那支未固定好的烟花,

  不是皇城司探子摆的,就是殿前官兵司摆的,

  但办事牢靠的两司官兵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两方的人员眼神交流后,迅速得出了第三种可能——

  这些烟花被人做了手脚!

  现场观灯的百姓,都有重大嫌疑,一个都不能走!

  掌管殿前司兵马的太尉高俅性子谨慎,担心激起民变,

  而且,殿前司主要负责护驾,

  这种事不是他能插手的,其人也不敢下此军令。

  提举皇城司的杨戬却是个忠于王命,勇于担当的臣子,

  威胁圣驾的惊天大案,皇城司是有临机决断之权的。

  而且其人还掌管着发号施令的期门,杨戬当即下令抓捕奸人。

  好在现场剩余的百姓已经很少,一阵鸡飞狗跳后,

  皇城司成功控制了“意图作乱的奸人”。

  只待宫中消息传来,再将这些人移交开封府审查。

  没过多时,宫中消息传出。

  比杨戬、高俅预料的情况还要糟糕——

  天子受到惊吓,回宫后,就卧榻不起,语无伦次。

  刘贤妃动了胎气,有流产之相,这个时代,流产很有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乱子出大了,

  光靠眼前被抓的这些倒霉蛋,顶不起这么大的锅,

  还得再抓人!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