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有无天命朕说了算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大宋西京河南府就这样被同军拿下,其易手的时间,还要比岳飞攻下临安要早八天。

  彼时,正乾皇帝的车驾刚刚离开开封,正准备南下南阳。

  收到秦明的捷报,徐泽当即转向,带着御营大军前往洛阳。

  其人之所以在大宋王朝即将的最后关头改变行军计划,

  除了南阳府的防御体系在上次讨宋战争中已经被毁坏殆尽,有岳飞坐镇,临安之战基本没有悬念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河南府的情况远比南阳府更加复杂。

  秦明虽然没有费什么劲就拿下了河南府,但仅靠其部几千人,却没法有效掌控整个河南府十六县。

  要想快速稳定其地,必然要大量任用赵宋旧官吏。

  天道酬勤,打天下和治天下都没有捷径可走,得到的越容易,后面要付出的隐性治理成本就越高。

  河南府的历史问题若是不能及时处理好,会为后面的治理埋下很大的隐患。

  在有些情况下,历史即包袱。

  洛阳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过去,既给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使得其地相比才建都几年的临安更加难以在大同新政权下转型。

  当初,一世豪杰赵匡胤最终放弃了都城洛阳的计划,自是有多方面原因,仓促间难以搞定汴梁和洛阳各自的守旧势力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而从宋神宗开始变法开始,文彦博、司马光等旧党“赤旗”和理学的重要奠基人程颐等人政治斗争失败后,皆被发配到了西京洛阳任职。

  这些人在洛阳长期著书立说,并相互勾连,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极大。

  如:二程理学最先便是以“洛学”之名传于天下。

  由此,洛阳就逐步形成了大宋顽固势力的大本营,这一事实几十年来都未曾改变。

  徐泽在战前特意安排秦明一个师渡河南下,攻取孟、郑等地,就是怕兵多了吓坏了这帮宋臣使河南府“和平解放”。

  没想到千算万算,最终还是这个结果。

  大宋王朝即将灭亡,可大同帝国一统天下并建立新秩序的路还有很长。

  正乾皇帝意志坚定,当然不会为了所谓的“天下人心”而放弃大同的立国根本。

  御驾赶往洛阳,既是安抚底层百姓尽快稳定河南府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为了加强行政力量推行社会改革的需要。

  必须趁着改朝换代的良机,尽可能捣毁这个顽固势力的大本营,少留尾巴给后世。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人才积累,大同朝廷对于摧毁和改造旧势力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了。

  只要军政力量配置到位,该分化的分化,该改造的改造,该打击的打击,该镇压的镇压,大部分的事都有前例可以借鉴,也有人才具体落实。

  如同处置两个月才发生的鲁县(全取京东两路后,徐泽合并调整了部分州县,更仙缘县为鲁县)孔氏勾结宋廷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