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沿海商帮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沿海商帮

  “东洋船队这一去,万一真的被东宫在日本设立市舶司,那苏松、浙东等地的商帮肯定会不高兴的。”

  应天府左春坊内,当焦虑的声音响起,一处宅院的水榭内也露出一群身穿儒士袍,却气派十足的人。

  在他们的年纪从三旬到六旬不等的人,其中以一名三十出头却相貌俊秀的男子为首。

  面对刚才的问题,那俊秀男子却轻嗤道:“他们不高兴又有何用?”

  “当今天子与东宫才借着清理建文佞臣,将淮西、浙东、苏松等地官员清理,现在天子与东宫那边也知道群臣不满,只是苦于无人跳出来当出头鸟罢了。”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应该低调内敛,等着他们自乱阵脚。”

  男子说罢,举杯饮了一口赐酒,而面对他的话,一名年纪三旬,大脸盘子的官员也附和道:

  “解阁臣此言说的好,浙东、淮西、江东等官员遭受重创,现在却是我江左官员一家独大了,理当慎重。”

  “解阁臣与士奇所言甚是。”听闻二人开口,其它人附和起来。

  在永乐朝能被称为阁臣的,只有刚刚被册封为殿阁大学士的解缙,而被称为士奇的人,则是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出身,表字士奇的杨寓。

  在此水榭之中能入座的,均为江左出身的官员,其中以解缙地位最为崇高,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官职高,而是因为他能参与武英殿机要。

  “虽说低调,可东宫那边明显是想培养山东、辽东等地学子,以此在庙堂占据高位。”

  一名官员低声开口,可解缙却轻笑道:“北人不知文,就凭他们想要考过我江左学子,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确实如此。”杨士奇也附和道:“兴文教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我私下询问过国子监的贡生,东宫所调教谕,大多都是出身寒苦的学子,在国子监时就成绩不显,去了北边也教不出什么好学子。”

  “何况,东宫此举已经暴露想法,他若是再想募集国子监的贡生充为教谕,我们也可掺入人手,让江左文风在北边占据一席之地。”

  不管是解缙还是杨士奇,他们都不认为朱高煦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治国干才。

  诸如浙东、江东、江左等地,哪个不是有上千年时间做底蕴,才能培养出如此浓厚的就学环境。

  朱高煦虽然给足了辽东、山东学子政策,但他没有三地的底蕴,也找不出比三地优秀的教谕。

  就凭这点来说,他想要建功,起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别说上百年,就他百年之后,他那政策是否还能执行都成问题。

  “税务司的官员纠察的厉害,若是什么时候查到江左,那下面人也会有些麻烦。”

  一名六旬官员开口,闻言的杨士奇闭口不谈,解缙则是依旧自傲:“我刚才说了,江东六府和浙东等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