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5章 永乐三年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25章永乐三年

  “铛…铛…铛……”

  “噼里啪啦!”

  清晨,当钟声与鞭炮声齐声作响,永乐三年也如期而至。

  街头巷尾间,百姓们放着鞭炮,捂着耳朵,各家各户都开始收拾家中,并购买鸡鸭牛猪等肉食回家制作春节佳肴。

  这样的日子,即便是生活在大明疾苦地区的百姓也不会亏待自己,更不用说这天下最繁华之处的南京城了。

  从昨日开始,便有数千上万的牲畜被运到京城,在坊市的市场内肢解贩卖。

  浓浓的硫磺味宣示着新年的到来,各家各户的缕缕炊烟也昭示着天下的太平。

  奉天殿内外,数千名在京官员纷纷穿着朝服偈拜朱棣,而穿着冕服的朱棣也抬手示意群臣起身。

  如去年一样,户部与六军都督府分别汇报了去年的财政岁入情况,随后由朱高煦站出来对今年的赋税进行定额分配。

  不过由于地方上没有太大成果,所以朱高煦没有增加减轻各省负担,依旧保持着三千五百万石的田赋定额。

  他的安分,让百官们松了一口气。

  待朱高煦结束定额的话题,群臣们也针对今年展开的甲申科科举开始上疏。

  话里话外,无非就是不想让东宫掺和进科举,但朱棣却没有理会,依旧维持去年的决定。

  难得的是,这次的启奏中,身为殿阁大学士的解缙、杨士奇、胡广、胡俨等人没有开口,礼部的李至刚也没有开口。

  都察院的陈瑛兴许是没有得到朱棣的会意,故此也没有在这样的气氛下弹劾群臣。

  总之,永乐三年的正旦大朝会在诡异的平淡的结束。

  朱棣与朱高煦也在大朝会结束后换上常服,乘坐大辂、金辂前往华盖殿。

  华盖殿内外,在京诸王及其王妃子女都出现在了此地,全因元宵过后便有不少藩王将要前往地方就藩。

  这其中包括了嘉定的鲁王,广州的齐王,恩思的代王,重庆的韩王,叙州的辽王,常德的安王,衡州的沈王,以及朱高煦的弟弟赵王朱高燧,还有靖江郡王的朱赞仪。

  可以说,除了还在大宁戍边的宁王朱权,以及被册封到云南,王府还没修建结束的汉王、谷王、岷王,年纪太小的唐王、郢王、伊王外,其余藩王纷纷就藩。

  至于朱高煦的五叔朱橚则是在去年就已经就藩了,毕竟是朱棣的亲弟弟,朱橚也不敢在朱棣眼皮底下生事。

  “俺到时候去了北边,你得好好想个办法把秦王和晋王整治一下。”

  下了大辂,朱棣与朱高煦在诸藩王的作揖声中走进了华盖殿,朱棣带着朱高煦走到角落交代了一句。

  按照《祖训》的兄终弟及来说,秦王和晋王对皇位的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