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_华娱20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民营影视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无氧阶段,缺氧阶段,给氧阶段。

  1958年-1994年为无氧阶段,俗称空白阶段。

  国家有关部门禁止民营资本涉足影视行业。

  这一段时间有一些民营广告公司,零星地从事电视广告和其他节目制作业务。

  但数量较少,行为隐蔽且带有偶然性,总体不成气候。

  1994—2003年为缺氧阶段。

  此时国家对于民营影视,政策与法规从“禁止”转变为“限制”。

  所谓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机构,相当于变相默认了民营影视的发展。

  但为了限制草台班子,抱着机会主义的赚钱心态也参与影视制作,【影视制作许可证】依旧牢牢的握在国营公司手中。

  从而大大限制了江流等逐利之辈。

  “2000年代,影视制作很简单,有钱就行,想合规制作、上映却难上加难。”

  朝阳区,一家不起眼的门店门口,江流呢喃道。

  他昨天将胶片转为35mm后,多方打听华艺公司,华艺影视,华艺电影却始终没有头绪,跑了一趟工商局,才找到法人为王忠军的华艺广告公司。

  有了具体地址,江流一大早就驱车前往。

  到了目的地一看,不禁有些失望。

  破华艺还没起势,普普通通的‘华艺广告’四字门牌和后世烫金的‘华艺兄弟’logo墙简直一天一地。

  两间门面,选了一间有前台的门面而入,入眼的是一些广告牌,墙面上挂着几幅影视海报:《没完没了》、《心理诊所》、《永恒恋人》、《我的1919》等。

  其中最大的一副海报是《鬼子来了》。

  江流好奇,原来华艺也勾搭过姜闻?

  “您好,先生,您要了解、洽谈广告业务?”

  江流收回目光,对前台道:“我找王老板谈点业务。”

  “见王总需要预约,您和王总认识,是他的朋友?您如果想聊广告业务,我可以联系经理过来。”

  江流瞥了眼前台,心想华艺以后膨胀到目中无人原来是娘胎自带的,公司才一点点大却已经从香港、国外学了提前预约这一套糊弄人的手段。

  连前台也学了个中不中,洋洋的,看似客气却连姓什么也不问一声。

  甚至不愿意给倒杯茶。

  “你给王老板打个电话,就说我来洽谈电影制作发行,是一笔包赚的买卖。”

  “不好意思先生,我没有权利联系王总,但公司有交代,客人如果洽谈影视业务可在前台留下联系号码,或者剧本,拍摄计划书。”

  前台的坚持成功让江流吃瘪了。

  他倒没生气,形势没人强碰到这些事很正常,为此生气得不偿失。

  江流没有一走了之,报了呼机号码,也看到了前台脸上的嘲讽。

  应该是嘲笑一只大尾巴狼吧。

  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斜挎着单肩包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