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榴莲冰糕_古代烘焙日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湘南府人民有三问:说好的首日银牌呢?也想看戏吃糕怎么办?最好吃的慕斯蛋糕仔哪里?

  果蜜斋的回答是:等等、等等、等等。

  干脆叫等等铺子算了。

  凭什么,我府城的铺子还没有县里的铺子有排面。

  我大府城不要脸面的吗?

  这些话小丫都没听到,或者说没空去听。

  新果蜜斋预开业后,她定了第一日贝壳蛋糕,第二日香蕉蛋糕,第三日杏仁酥,第四日轻乳酪蛋糕,第五日抹茶清蛋糕。

  第六日和第七日休息。

  如此往复。

  府城的人民虽然略有失望,可是很快被每日口味不同,清爽绵软的蛋糕给征服了。

  青塘记配蛋糕,已经成了部分甜品话本双爱好者的标配。

  只凤舞带着两个小学徒在做糕点,还是有些供应不及。

  这次小丫不准备再搞限购了,就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喜欢自己家的糕点。

  那些花头都是虚的,客人对糕点本身的喜爱和追捧才是真的。

  她忙着亲自上面试小学徒们,这次不收徒,就是给自己的几个徒弟找些打下手的人。

  若想学糕点的制作方法也可以,签五年的契约就是,若五年内离开或者未经允许将方子教给他人,赔偿一千两白银。

  这一条让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哪能在一家铺子里干五年呢。

  不得已,小丫让哥哥于大龙还是回村子里去找。

  乡下人朴实,生活不易,反而更放的开,过好日子才是第一位的。

  若真学会一两样糕点的制作方法,就算晚点嫁人又怎样,这可是一辈子的本事。

  谁曾想那些开始犹豫退缩的人日后后悔莫及。

  原来婚姻市场上最吃香的姑娘已经从针线茶饭娴熟,变成了会做糕点,还得是果蜜斋的糕点才行。

  于大龙回村后,只三日就带来了十个姑娘,都是看着憨厚能做活的。

  小丫有点皱眉头。

  难道都没有细致些的姑娘,这做糕点又不是去种地,不需要那么大力气的。

  不过事已至此,她也只能先让这些人跟着凤舞学一学,看看再说。

  其实半年前果悠坊开始有了盈余的时候,她就在府城买了个小院,比县城里的于家小院还小些,只是胜在精致,取名于宅。

  嗯,就是这么寻常,简单,任性。

  这半年一直找人收拾打扫着,总觉得自己总有用得上的一回,再不济,等小永下场考院试的时候,也有个落脚处不是。

  她还准备在京城也置办个宅子呢,只是离的太远,鞭长莫及。

  又不能拖师父办,万一师父要送给自己可怎么办。

  没办法,她就是这样的怕恩宠太过,得飘了。

  她此时就在府城的小院里吃冰糕。

  这南方天气热的快,出了正月,中午就已经有些闷热了。

  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榴莲,实在没忍住,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冰糕。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