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其乐也融融_古代烘焙日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小丫饱含热情和希望的决定改变自我,改变从起床开始,小丫第一次成为家里起床最早的人。而且懂事体贴的去抱柴火准备烧水做早饭,然后半个时辰过去了,火还没点着。这就是娘亲说的,小丫好吃不爱做的真相啊。这个柴火小丫真的操作无能啊,现代都是用天然气的呀。

  最后还是娘亲郭氏再无法继续装睡,其实早醒了,就是想看一下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小丫童鞋如何打败懒惰,洗手做羹汤。再等下去,就该做午饭了。郭氏手脚麻利的热好馍馍,炒了个大白菜,凉拌黄瓜,来不及煮米汤了,就喝水吧。

  吃完饭后,已经是九点左右,小丫估摸的,小丫带着弟弟去上学了。

  天空依然蔚蓝,鸟儿叽叽喳喳的唤醒了河里的小鱼,快乐的游来游去,小丫欢快的步伐更显轻盈。

  在弟弟的指引下,小丫进入了学堂小跨院里的丙班。经过努力从哥哥弟弟处了解,小丫知道了,现在朝廷关于读书的规定是:

  第一:男孩六岁,女孩八岁开始上蒙学,女孩上蒙学三年结业,优秀者可去州府里上女子学院,蒙学是朝廷出资办的,女子学院是自己交学费的。

  男孩读多久没有限制,学习优秀者,可被推荐到镇上上镇学,然后县学,府学,太学。期间参加科举考试,优秀者得官。这些学校都是官学,这个时代官学这么发达,可以把这么多银子花在教育上,看来国家还是比较强盛的,社会也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男孩如果不想参加科举考试做官,也可以上一些工匠学堂。学成也很抢手的。女子有刺绣学堂,小丫默默的屏蔽了。

  第三:女子上蒙学是朝廷倡导的但并不强制,不过一般都会上的,这也是说亲的重要指标,毕竟识字会算数更有利于农闲买卖点农产品,农忙计算收成。这些小事当然是女子来做了,男子闲时是要出门做工的。

  综上所述,女子有读书的机会,但是比较有限,也不能做官,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啊。

  小丫坐到丙班所在的明德斋。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同学十几人,年龄有些参差,看来也不是所有女孩都按时上学嘛,毕竟半大的女孩子三年不干活都来上学,显得有点奢侈啊,毕竟家里还有一帮弟弟妹妹要带,养猪喂鸡的活计。自己还是比较幸福的,家里人口少,自己也乖巧懂事受宠爱,难道不是废物利用?

  一个十岁左右带着花头绳的粉色衣裳的女孩,正跟小丫挥手,于优美(学堂里都叫大名),过来,坐这边。小丫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过去靠窗的第三个位置坐下。这个姐姐小丫是认识的,跟自己一个村子的,虽然不熟,小丫也知道她小名叫梅梅,偷瞄了一下梅梅的课本,大名朱晓梅。

  梅梅很热情的跟小丫介绍起了学里的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