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家底_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正文卷第234章家底徐得庸笑着道:“嘿,长知识了,这花鸟鱼虫,牛爷您是行家。”

  牛爷笑呵呵摆手道:“还成还成,也是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你们小俩口这是做什么来?”

  徐得庸道:“今个不是秋分嘛,带着一家人去城外挖了点秋菜。”

  “哎唷,今个是喝秋汤的日子,还得贴一贴秋膘。”牛爷拍了拍肚皮笑着道。

  “啊……。”

  这时小理儿伸出小手指了指牛爷。

  徐慧真笑着道:“你想干什么呀!”

  牛爷乐道:“嘿,这娃怕不是看上我手里的蛐蛐了,我可不给,哈哈哈……。”

  说完就自个笑起来。

  小理儿小脑袋一歪奇怪的看着这个人,随即又看向“无所不能”的叭叭,道:“啊啊。”

  牛爷连忙道:“你们一家回家吧,我得带着我的“大将军”去斗一斗,看看它本事。”

  “那牛爷您慢走。”徐得庸夫妻道。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唷。”牛爷摆摆手自顾自念叨,捧着自己的蛐蛐篓子一摇一摆的走了。

  小理儿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道:“啊!”

  好像在说“东西没给我怎么走了。”

  徐得庸捏了捏她的小脸道:“好了,你甭啊了,回头爸爸给你捉一只玩。”

  小理儿晃晃小脑袋往徐慧真身上一靠,表示没有拿到不高兴了。

  徐慧真笑着道:“她还小,甭惯着她,很快就忘了。”

  两人随即回了家,徐慧真简单收拾一下又去了前面小酒馆,家里又剩下父女俩。

  小理儿玩了一会累了,便睡了过去,徐得庸也空做自己事……。

  ……

  翌日,徐得庸拉了一趟活,回来的路上路过大栅栏附近的委托商店,想了想,便停下车进去瞧了瞧。

  “大栅栏”原名“廊房四条”,康熙、乾隆年间,都曾下令将外城各街巷两端安装栅栏,昼开夜闭。

  其中廊房四条街口栅栏十分高大,人们即以“大栅栏”为街的代称,多年众口相传,“大栅栏”就取代了廊房四条的街名。

  其实四九城的许多名字都有意思,并且都改过。

  比如中关村,现在听着挺洋气的,互联网公司聚集地,其实原名中官村,是太监退休后的聚居地。

  五棵松听着是老地名,应该有松啊。

  确实有,不过这古松在65年因为修地铁,枯死了。

  这地方当年是BJ的治安盲区,打劫的多,过往的商户就约在这五棵松树下结伴而行

  珠市口原来卖猪的,吉市口卖鸡的,锣鼓巷原来叫罗锅儿巷等等。

  自从徐得庸和徐慧真结婚后,徐慧真也没有收他的私房钱,而且还把家底告诉了他。

  家底的大头是公私合营的赎买钱,以及贺老爷子攒的一部分钱,加起来有几千块,当然不包括家里的那些东西的价值。

  啧啧,真是一個小富婆,不然“剧中”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