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储君之位_穿越成朱标儿子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的时候那样嫌弃百姓,他都是看在眼里的,这样的人在他眼里就不是爱戴百姓的人。

  刘三吾身为朱允炆的老师是很喜欢这样谦和有礼的学生的。

  方孝孺则是刚来翰林院不久,对朱允炆没有过多的了解。

  “虽然太子长子仁厚贤德,但是吴王这些年在凤阳府的作为,臣略有耳闻,百姓对他无不称赞。”

  方孝孺明显是比较中立讲话的。

  方孝孺从小便聪明好学,拜入宋濂的门下,当年朱棣进京之后,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对他俯首称臣,唯独他不愿意。

  不管朱棣如何劝说,他就不肯起草诏书,不肯投降,而后朱棣气不过,就将他凌迟杀害了。

  这样气节不管是在何时都是少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看重他。

  “你们认为,皇储之位该由何人来?”

  朱元璋沉声问道。

  “臣等不敢妄言!”

  “咱叫你们来说不是听你们说这些的,再说了这里只有咱三个人,你们只管说就是了,咱不会怪罪你们的。”

  二人心中始终有些忐忑,不敢轻易张口。

  将来是经他们之手起草诏书,朱元璋问他们意见也是理所应当的。

  “皇上的意思是要从太子长子和吴王当中选出一位吗?”

  “咱是有这个意思。”

  “按嫡血统来说,吴王朱允熥最有资格!且吴王这些年来的表现深得民意。”

  “臣不这么认为,太子长子最像太子爷,仁厚贤德,这样的人继承大统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二人的看法并不统一,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痛。

  他心里偏向苏墨,但是他要当上皇太孙就赢得大家的认可,这也就是朱元璋为何没有直接封他为皇太孙,而是吴王的意思。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众多,秦晋燕三王是除了朱标之外,他最喜爱的几个孩子,各个都背负战功,他也曾想过立其中一人为太子。

  朱标一死,朱元璋其余的儿子心里也是蠢蠢欲动,尤其是朱棣。

  这么多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他虽偏爱苏墨,但是论功劳还是朱棣的最大。这些年来为大明的付出,他是看在眼里的。

  “那么咱其他的儿子呢,你们有什么看法?”

  “万万不可!”

  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朱元璋听了,脸顿时就黑了。

  “怎么!其他儿子难道都不行吗!他们各个战功显赫!那里差了!”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王爷们都是非常优秀的。”

  “那你给咱说说,是什么个意思。”

  “皇上当年说过要立嫡不立长,秦晋燕三王都手握兵权,尤其是燕王,在军队这种的威望极高,且他们三王都不是嫡子出身,若皇上立秦王,那么战功赫赫的燕王定然不肯,皇上若是立燕王,太子爷以逝,秦王就是长子,他如何能愿意!”

  “只有立皇长孙才让王爷们都信服!皇孙们都已经长大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