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天启七年_祖宗显灵:开局给天启托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东厂和锦衣卫的出动,红薯和土豆事情在北京城里很快就传开了,烤红薯和烤土豆两样小吃更是惠及了不少百姓。

  至于北京城里的乞丐们也有了去处,他们自然是被东厂和锦衣卫聚集起来,作为免费劳动力,正好去修建书院,剩下了一大笔钱,

  至于老幼都被聚集起来,孩子们全都聚集在皇宫里读书,老人没有太多的用处每天上午一碗红薯粥,晚上一碗红薯饭,还有小粉炒土豆。

  朱园并不打算把土豆和红薯普及,这上好的土地都是士绅的,给了种子也是便宜了这帮士绅,而且,朱园怕士绅们狗急跳墙,把红薯土豆种子送去辽东资敌。

  为此,朱园让朱由校组建新的军屯,收拢各地流民,在北京城附近山林开辟种植土豆和红薯的荒地,他要把这些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这一石粮食就是一两银子,这一石大约是在一百五十四斤,当然这是糙米的价钱,精米一石还是要贵一点的。

  不过土豆一石只需要四钱银子,红薯一石二钱五分,比起糙米便宜太多了。大麦比起糙米便宜,而小麦与糙米的价格差不多。

  这属于朱由校的皇庄还有两百余万亩土地,朱园打算一半的皇庄种植土豆和红薯,另外一半种植水稻。种植土豆红薯的皇庄都在顺天府内或者附近,并且还需要驻扎锦衣卫的人和军队。

  因为土豆和红薯是损耗地力的,所以一般上一年里只中一次,之后一年便是种植恢复地力的作物,再加上施肥,问题不大。

  接下来要防备的是天气失常的问题,自崇祯年之后,大明内部天气失调,要么是干旱,要么是内涝,鲜有正常的时候,各地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朱园必须得提前准备。

  首先是在皇庄附近修建蓄水池,以及一些水利工程,用以应对以后的天灾,这些事情有徐光启过问,很快就可以解决。

  朱由校在朱园的吩咐下,将陕北逃到京城的流民聚集起来,一部分人去皇庄做事,并且把皇庄修建成一座小城,一部分壮丁被招募为新军士卒。

  对于皇帝的扩军,文官们虽然想劝阻,但是有着勋贵张维贤等人以及崔呈秀等人的阻挠,导致朱由校可以扩充新军。

  朱由校的新军立马从之前的八千多人,增加到了两万余人,新增四个步兵营。

  很快新的一年到来,今年是天启七年了,这也应该是朱由校生命里的最后一年,但是去年大半年的时间,皇宫里已经大变模样。

  不过朱园还是担心朱由校落水病死,便让朱由校整理一下太医院的郎中,毕竟朱由校落水之后还没有死,但是就医之后反而很快就死了,他觉得太医院清洗一番才安全。

  而新年的正月,对于朱由校还是有些忙的,比如户部尚书郭允厚禀报天启六年九边运事已竣,谨列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