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四章 该留名青史的会面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人应该跟随老汉多年,对于这种石破天惊的言词没有太多的惊讶。

  “所以老师南下越秀等地,求索新的天下人之学。”

  “是的。我看了子先公的那两本书后,叹为天人,便四处搜寻子先公的著作,看完后还是意犹未尽。因为子先公的书里,格物之学说得多,国体政制却说得少。于是我就南下,松江、明州、闽州、刺桐、越秀,甚至南下吕宋、海峡。”

  “老师历经十年,终于学贯中西,真是不容易。”年轻人满脸敬佩地说道,“说起来简单,弹指一挥间,但是学生知道,老师在其中吃了多少苦。”

  老汉笑了笑,笑容中满是苍凉、释然和无奈,“学会容易,但是想把这学问传播出去,却很难啊。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好岑益之的原因。”

  年轻人没有说话,继续走路,静静地听着。

  “我费尽十几年,自认为将尼德兰人传授给我的兰学,与圣贤之学融汇贯通,仿佛手持太阿,恨不得马上扫除一切阴霾,还天下澄清。可惜,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老师、同窗、骨肉血亲都唾弃我。当时的我,还无比悲愤,为什么我学来了真正的天下人之学,却无人肯信呢?”

  老汉脸上露出不堪回首,最后自己笑了笑,满是凄凉,“后来到处颠沛流离,反倒能静下心想想。其实还是我自己过于莽撞了。我自以为学得是普救天下的大学问,但是在别人看来,却是在捣人家的祖先牌位,砸手里的饭碗和锅,如何不嫉恨我?”

  “有一天我看到京城里传过来的《京华时报》,上面有篇连载的章回小说,火遍大江南北,极受人追捧。《龙傲天海外富贵记》,呵呵,这名字极其庸俗,俗到骨子里了。里面的故事也是俗媚到了极点,偏偏叫人痴迷不已。”

  年轻人也笑了,“老师,这小说我也爱看。”

  “哈哈,我听友人说,不少人茶饭不思,就等着新的一期报纸出来。每一个看入迷的人,都恨不得化身为故事里的龙傲天。起初我以为只是打着海外趣闻噱头的荒诞话本。直到有一天,听到友人之子看完新的一期后,一脸向往,感叹说真想去蓬莱仙岛看看,那里是否真的有穿着草裙的**美女?”

  老汉说到这里,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学生道:“斯盛,你听出什么意思来吗?”

  “以利驱之。”

  “是啊,人心里的私欲,就是这世上最快的马,最强劲的风,拉车驱船,无往不利。”老汉自我嘲笑了两声,“后来《京华时报》、《江宁时报》、《文报》,还有明社主办的《明理报》,我一期不落地完全看完。到那时我才明白,吾道不孤,只是人家比我要高明得多。”

  年轻人笑了笑说道,“所以老师借着感谢护送姨娘去松江府的理由,来拜会岑大人。我还以为老师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