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制造局的难题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上?”

  “原材料?就是钢铁冶炼。加工设备,就是机床了。能不能叫定海岛再支援一些?”

  苏澹这段也下苦力学习西学。他这种天才,只要发狠,学什么都快,真是没得天理讲。

  岑国璋瞪了他一眼,“定海岛已经支援了一台高炉,四台机床,还有其它各种工具设备六十七件。还要支援?你当东海商会攒下这些老本容易?”

  “大人,现在四海公会不是从泰西又购进一批新的设备了吗?有了新的,这旧的淘换给西安制造局,一举两得。大人,你说这蒸汽机是国之利器,如果真被赵大人、楚大人给造出来,用在灌溉扬水上,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西北诸州府,很多因为缺水的地方会变成良田。”

  “是啊大人。这贫瘠的西北,能多一亩田地出来,产上千斤杂粮,就能养活两三口人。要是能多十亩,一百亩,一千亩,一万亩,能养活多少人。”

  “大人,当初离开淮安城时,你向昱明公说,平定灵武叛乱,只是旁支事务,重要的是让西北不再那么贫瘠。”

  苏澹越说越激动,“大人,有蒸汽机这国之利器,解决了缺水,就能造一个,乃至好几个塞北江南。”

  看到岑国璋还在沉吟犹豫,苏澹平息着自己的情绪,开始思考起来。

  “大人,你是担心有人从中作梗?”

  “这年头,有经世济民,悟新知变的士子,也有呆板僵硬,恪守旧制的迂儒。在他们眼里,最可恨的就是这些能够提高生产力的机器。因为这些东西,会动摇他们的根基。”

  听了岑国璋的话,苏澹开始明悟了。

  “大人,难怪你如此小心,就是忌惮那些人?想想也是,一旦科技迸发出惊人的威力,人们就逐利而行,人人都去学科技,没人听四书五经,他们就等于被断了根。”

  苏澹一句指出了要害。

  “其实是他们想得太复杂了。四书五经,修得是心志和道德,而科技却是智,加在一起才是心智。只是那些迂儒把四书五经看成了一切,那么薄薄几本书就能悟透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吗?就能穷尽星辰日月运行的道理吗?真是可笑。”

  说到这里,岑国璋幽幽地说道:“海虞公最让我敬佩的,不是他的兰学修为。说不好听的,他学的那些兰学,在我眼里,真算不得什么。”

  那确实是,想当年,自己好歹也经过高三,人一生知识的巅峰。后来又学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力学、机械加工...虽然改了行,但底子在那里,虽然不敢去掀牛顿牛大爷的棺材板,但是比起目前的泰西工程师和学者,呵呵。

  “我最敬佩海虞公的是他努力融合西学和东学,哲学的归哲学,科学的归科学。两者相辅相成,硬是让他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岑国璋感叹了一句,又思量了一会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