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1章 罪在将来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附的这些胡人,而李世民眼光却在看着还未归附的颉利部、突利部、铁勒等部,甚至是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等蛮夷胡族,如果现在出台的政策过于激进,那么其它胡人以后未必就会甘愿归附了。

  不过他也承认秦琅说的这些也有道理。

  于是沉吟再三。

  李世民决定稍稍修正一下秦琅的提议。

  从郁射设等内附部,先一帐抽一丁,调到岭南、西南等地平蛮夷、镇地方,但朝廷承认三年为期,三年期满,这些人可以回家,再换一批胡人过来。

  这三年相当于为大唐服兵役,立功则授官,伤亡有抚恤。

  再从诸部一帐抽一丁,到各处建牧场或是派到各牧场去为朝廷和皇家放牧,也是三年为期。

  秦琅提出要把所有内附胡人安置到阴山以北,李世民觉得这条不太现实。

  如今大唐人口少,就算真有能力把这些胡人安置北迁,可丰胜顺化云朔等地包括盐银等州,也一样空虚,总不能荒芜。

  所以李世民认为还是应当折中一下。

  对于这些内附胡人,可以推恩分封拆分,但不需要搞盟旗这么复杂,直接将这些拆分的部落,设为羁縻州县好了。如郁射部分封十子为侯,划十部,则每部编为一个县,与其它内附胡族五六个县编为一个州。

  这些州县为羁縻州县,隶属于安北大都护府下的正州之中。

  羁縻刺史、县令,由朝廷授封这些内附胡人首领担任,长史、司马、参军事等则由朝廷派官担任。

  另一方面,也要人丁入籍,授分牧场,划分边界,禁止越界。

  有纠纷争议等,先由羁縻州审理,然后再上报正州衙门审核·······

  安北大都护府下六正州,每州下辖四个羁糜州,每羁縻州下再辖六个羁糜县,给这些羁糜州县,明确划分好界线,使的汉胡间杂居住。

  皇帝有皇帝的考虑。

  不过这个结果,秦琅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这样做,还是给他们太大权力了。

  “陛下,羁縻刺史、县令,必须由朝廷从诸部中选拔授封·······”

  二十四羁縻州,一百四十四个羁縻县,实在有些太多了,不过如果真能够彻底的做到推恩分封,那么数量多些,倒也有利于削弱部落的实力。

  只是依然有很多后患的。

  可李世民已经觉得这样已经不错了,否则,内附的胡人估计就会不满,要背叛,那么将来还如何招附东西突厥、铁勒、吐谷浑等诸胡呢?

  羁縻州刺史封侯,羁縻县令则封伯。

  朝廷不另给食邑,但对这些羁縻州县制订税赋,规定县中所得赋税三分,一分归县封伯,一分归州封侯,一分入国库。

  “你觉得秦国忠会愿意接受吗?”皇帝问。

  秦琅对秦国忠还是比较了解的,“陛下推恩分封,一次授封他十个儿子皆为侯爵,又各授刺史之职,他岂有不愿意的?甚至他的孙子孙侄们还能封伯任县令,有六十个伯爵、县令位置呢!”

  秦国忠当初归附朝廷的时候,只怕也根本没有想过大唐能够这么迅速的控制河套,甚至直接让颉利都跪伏,所以他原本可能还打着抱上大唐粗腿,然后继续控制着丰州,跟颉利叫板,过他逍遥日子呢,可现在这种局势变化之快,快到郁射设根本没的反应的机会,他现在除了接受大唐的安排,没第二条路可走。

  大唐的安排虽不如他曾经的打算,但也还算可以,因此他不可能抗拒的,只能接受。

  “好,这事就由你去跟秦国忠说明,让他召诸兄弟、子孙等入京受封!”李世民倒也直接把这任务交给了秦琅。

  秦琅应下。

  虽然现在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总比朝中温彦博等人提出的要把内附胡人安置到长城以内,甚至安置到关中、河南、河北去的强。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