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曦还在犹豫时,已经有孩童搁笔了。

  富弼看了一眼韩琦……他还闭着眼,不过嘴角不再抽动了,眼睑也稳定了,看来也认命了。

  真是无事生非呀!这濮王……

  赵曦终于动笔了,而孙复揪着的心似乎揪得更紧了。

  数朵红云意欲飞……赵曦写下了第一句。

  孙复的魂感觉一下子全回来了,顿觉浑身象炎热的天气食了冰露,透身的爽利。

  他不擅诗词,并不是说他不懂欣赏,就赵曦写下的第一句,他已经知道赵曦一直说:无妨……是什么了。

  含香含态怨春晖……赵曦写下了第二句。

  紧接着,赵曦没有再停顿,将后两句一并写下了:东皇雨露知多少,昨夜风前已赐绯。

  数朵红云意欲飞,

  含香含态怨春晖。

  东皇雨露知多少,

  昨夜风前已赐绯。

  赵曦搜肠刮肚,终于在记忆中找到一首咏牡丹的诗句,他记得是明朝的,并且他将原诗句做了改动,使之更能应今日之情景,并若有所指。

  或许赵家人真的有艺术基因,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的赵曦,那怕他只有三岁,可字迹一样隽秀。

  孙复不知道自己此时是怎样的表情,若是有铜镜,他真想瞧瞧。

  转变的太突然,他知天命之年了,可还是被这样的转变惊着了,更是因赵曦的诗句惊呆了。

  “先生……”

  “日羲,很好!可!”

  孙复都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在赵曦如其他孩童一般,问询诗文如何时,只是简单的说了五个字!

  欧阳修浏览着誊抄上来的诗句,他看不出哪一篇是以孩童的视角来看牡丹的。

  他看一篇便丢给晏殊一篇,根本不想评议,没有意义,他甚至可以将部分诗句与在座之人对应。

  饮宴不是一次两次,谁怎样的风格,欧阳修很清楚。

  而晏殊是做过主考官的,在座的很多唱名都是他签发的。一个人的文风,在成人之后,是很难改变的。

  这所谓的童英宴,其实就是针对孙复那个老实人,还有鄂王爷这个不知情孩童的。

  忒下作了!

  轮着看……贾昌朝颔首,而富弼韩琦则是一脸无奈。范仲淹甚至看都懒得看。

  不管是不是孩童视角,诗句优劣上,谁也做不出假的评判。

  孙复这时候已经将赵曦的诗句誊抄好了,他在落款处把赵日羲后面的两个字挨的有些近……他是故意的,他觉得王爷此诗用本名落款方为妥当。

  “好诗!”

  当欧阳修接过孙复递过来誊抄的诗句,不由的赞叹。

  韩琦突然睁开眼了,凑过去……嘿嘿!韩琦努努嘴,指向贾昌朝。

  “晏相公,贾相公,汝等可看看这篇诗文,永叔以为当是魁首。”

  “同叔附议!”

  只需要一眼,晏殊即可定论,确实这诗文遣词、意味均为上层之作,借物喻人应时应景。

  “孙明复,此乃童英宴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