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五九章 吴充的无妄之灾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曦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个傻事,最起码是多余。

  就因为这屁大的事,还兴师动众的召集相公们集议?

  还好有请查田亩的由头,也可以让大家说说进度,谈谈看法。

  “官家,臣提议由御史台、司农寺、三司使并皇城司,遣人到鄞县调查青苗法效果。”

  “且京东路、陕西路因转运使李参和王广渊的原因,也有青苗法试验之地。恳请陛下恩准予以调查。”

  韩绛的话没有赞同和反对的意思,纯粹的表达该做什么。也比较巧妙的化解了赵曦处置吕嘉问的尴尬……是为贤相。

  这事没异议,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坚决反对青苗法的其他相公,都一致通过。

  唯有吕公弼一言不发。很显然,朝臣们这般弹劾以及官家的集议,让他特别别扭。

  王安石借司马光的话,三俩下就保住了吕嘉问,他都不知道该怨谁。官家?司马光还是王安石?挺憋屈的。

  要说对吕嘉问,他真有心弄死,那怕就跟陈昌之一样,剥其功名也算。可现在,这走向似乎完全背离了他的愿望。

  吕嘉问的功名,还是因为祖父吕蒙正,父亲吕夷简以及到了他这代,三代忠心为国而得到的恩荫。

  这时候虽然逐出家族,可反倒无从入手了。

  “此事就这样定了,在清查田亩结果和鄞县、京东路和陕西路调查结束之前,朝堂暂时不再议青苗法之事。”

  “宝臣留一下,其他人散了吧。”

  需要跟吕公弼交一下心。有些疙瘩,看似微小,却有逐渐壮大的可能。

  吕家对于自己的作用不可忽视,赵曦需要笼络住。

  赵曦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向他爹爹靠近了,总是做不到肆意妄为,任意洒脱。

  唉……做君王,那是那么容易的,任性只会让国朝进入动荡。该协调的还是要协调。

  “是不是对我召集集议吕嘉问一事有意见?…~你先别否认。有意见正常,没意见就是敷衍了。设身处地,若是搁我身上,我杀他的心都有。”

  与人交心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同仇敌忾,先让大家站在同一立场上,接下来的话怎么说都成。

  “之所以这样,是施政的需要。对于国朝的诸多弊病,若是我直面朝臣去革新,不仅仅是我受累,你们的处境也为难。”

  “王介甫士林声望有,革新想法有,从政资历有,还有他那勇往直前的韧性。这都是我需要的,也是改变国朝有些弊政需要的。”

  “虽然法不一定得当,但王介甫总是有想法,这是革新的契机。这也是我对青苗法态度模糊的原因。”

  “至于吕嘉问,王介甫要保,我现在就不能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动。还望你知会诲叔一声,他会明白。”

  “有一点可以保证,吕嘉问一生就此而已,只要还是赵宋天下,他就只能永远做背后的人……”

  赵曦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