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发突然,还不能对王安石发火。⊙√八⊙√八⊙√读⊙√书,.2●≥就是被他搅乱了计划,搅乱了大年,赵曦也得忍着,受着。

  毕竟对于赵曦来说,这时候还离不开王安石。

  赵曦知道自己有了一定的威信,但还没达到在朝廷一言九鼎的地步……毕竟国朝的体制决定了,君王很难一言九鼎。

  关键是,赵曦并不想让朝廷变成一言谈,就是他自觉不可能昏聩也不想成为一言谈。

  人会变,会随着环境改变。当周围全是奉承和恭维时,不自觉的就会自命不凡。

  更何况他还是君王,占据了先天的优势。

  就是司马光,赵曦都没想过踢出朝堂,更何况王安石还是锐意进取的。

  只不过,他这样莽撞……这话好像不太合适,他确实有点莽撞了。

  所以,对于大朝会上的乱像,赵曦没有制止,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他也需要从这种乱像中看看臣工们的想法,他更需要理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自己的计划铺开。

  赵曦挪了挪身体,让自己更加舒服一点……

  原本该是祥和的大朝会,这时候已经吵成酱了。

  藻井的扩音效果很好,好到赵曦后悔这样设计了,那怕是离陛阶很远的臣工争辩,也一样能传到耳边……太乱了。

  王安石手下的那些干将,吕惠卿、曾布、吕嘉问、蔡确等一个个在不同的区域展开了战斗。

  而反对的一方则是群起而攻之。

  这一次,那怕是赵曦再厌烦吵闹,都没有任何态度,硬耗到近午时,招呼一声退朝……

  也不管朝臣是不是听见了,赵曦就走了。¤八¤八¤读¤书,.☆.←o

  接下来,不出意料,应该是开始递奏折了。

  王安石不可能拦下反对市易法那些臣工的奏折,其他人也别想拦下支持市易法的。

  赵曦又是这样的态度,就连中立方都忍不住要刷一下存在感。

  于是,在将近大年的这几天里,成筐成筐的奏折往内殿送。

  赵曦觉得自己疏忽了一点,该在他们争吵时提点要求来着。比如,要求他们在奏折的封面就标注清楚反对还是支持,省得现在自己还得区分。

  赵曦是想知道这些臣工立场的,也只能从奏折上了解。

  从奏折上还能看到各位臣工对国朝易货事务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基于怎样的立场,是哗众取宠高谈阔论,还是有理有据据理力争,这些都能从疏奏中看到。

  反正临近大年了,朝廷政务也没多少,即便有,臣工们也会压下去,待过了元日再处置……就这习惯。

  也好,翻看这些奏折也能打发这一阵的闲时间。

  至于从臣工的奏折中看到中和的解决方案,赵曦不报幻想。

  “臣久历边疆,尝闻西夏兵戈于青塘,虽久战无果,其意昭然。”

  “武威以南,远两千里,自汉时既有郡守,与

  请收藏:https://m.it4b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